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石将建&李冬梅&孟庆波Nat. Energy.: 镁掺杂实现空位增强的阳离子有序化,制备出认证效率达14.9%的锌黄锡矿太阳能电池

原子无序是多元素晶体材料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并对铜锌锡硫硒(CZTSSe)光伏器件的性能构成了关键挑战。其中,铜-锌(Cu-Zn)无序因其形成能低而尤为常见,会导致高浓度的深能级缺陷和严重的电荷损失。由于无序-有序相变的热力学与原子互换动力学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调控这种无序态一直非常困难。

在本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石将建、李冬梅和孟庆波等人通过掺杂镁,在CZTSSe表面引入了额外的空位缺陷,从而降低了原子互换的能垒。这种空位辅助的方法增强了Cu-Zn有序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而减少了器件中的电荷损失。最终,我们制备的CZTSSe太阳能电池获得了中国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的14.9%光电转换效率。这一成果标志着新兴无机薄膜光伏技术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研究亮点:

创新性的“空位辅助有序化”策略:研究团队没有采用传统的“硬碰硬”掺杂来抑制无序,而是巧妙地通过镁掺杂并后续溶液刻蚀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创造”出大量铜空位。这些空位为铜锌原子交换提供了空间,显著降低了有序化的动力学能垒,实现了从“治标”到“治本”的思路转变。

显著抑制缺陷与电荷损失:该策略使材料表面的Cu-Zn有序度大幅提升。实验证实,优化后器件的体相缺陷密度降低了一半,而界面缺陷密度更是降至原先的十分之一,载流子捕获速率也大幅下降,从而显著提升了器件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

效率突破与大面积器件验证:该工作获得了14.9%的认证效率,是当前CZTSSe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最高效率之一,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团队成功制备了面积为1.1 cm²的电池,并实现了13.3%的认证效率,展现了该技术走向大面积、产业化的良好潜力。

Wang, J., Meng, F., Lou, L. et al. Vacancy-enhanced cation ordering via magnesium doping to enable kesterite solar cells with 14.9% certified efficiency. Nat Energy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5-01902-w

最新相关
全球最大渔光互补工程三期开工

全球最大渔光互补工程三期开工

日前,中国电建承建的全球最大渔光互补工程滨州沾化区2吉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三期工程正式开工,将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滨州沾化区2吉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

德语媒体: 欧洲减排 中国赚钱?

《柏林日报》发表评论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前不久坦承,欧盟的气候保护努力实际上帮助中国实现了绿色产业的快速崛起。《柏林日报》以《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减排目标?》为题,对德国和欧盟的气...

隆基绿能控股储能公司精控能源

11月13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案。其内容显示,隆基绿能与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控能源)等签署协议。根据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