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2023: 易碎的龙头,流水的链长

2023,这是一个洗牌的时刻,光伏将开启洗牌模式

文|吴军杰

就在2022年岁尾全民待阳的日子里,光伏行业两大硅片龙头隆基和中环却突然同时宣布硅片降价,降幅高达近30%。

数日后,通威宣布电池片跟进,两款主要产品降价约20%。

其实,地球人都知道光伏迟早要降价,既如此,那莫不如早点降,就像当下大家伙儿那待阳的心情,反正都要阳(降),不如早阳(降)好过年。感谢龙头们贴心,让光伏人能踏实过个年。

此次硅片大小王同时降价,加之随后通威电池片快速跟进,行动如此一致且很有节奏,难道龙头们已经开始联手了?

有业内朋友说,这是王炸。并认为这很可能就是2023年光伏制造业竞争场景的一次预演和彩排。

那么,2023年的光伏业,一定会上演价格战吗?价格战将会如何演绎?行业格局又将因此发生哪些改变?

如果评选2022年光伏行业十大新闻,硅料和电池片双料龙头通威宣布全面进军组件制造这一事件,想来一定会入选。

这也由此为2023年的光伏行业衍生出来两大新的悬念:

隆基和中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干硅料厂?

愈演愈烈的一体化,什么时候开启向产业链全环节“满铺”的终极模式?

此前,面对“野蛮人”们动辄50GW乃至100GW级的新建产能,一些传统龙头看起来要咬牙跺脚才搞出来那么三五个吉瓦的扩产,似乎显得很“抠搜”。

通威就要大气磅礴得多。有消息称,在2023年,通威将新建70GW组件产能。三料龙头的江湖地位,似乎已触手可及。

如此大开大合的扩产激情,会不会让那些传统龙头们汗颜,从而知耻而后勇?

也许,憋着一股劲儿打算在2023年搞一把大活儿的,仍大有人在。

也许,在2023年,随着供应链价格战的深入,光伏行业将一面是扩张一面在整合,行业格局将更具波动,也更具烈度,企业要想保住现有行业地位,将愈加困难。

也许,光伏制造企业一体化终极竞争模式到来的时间表,并不取决于刘主席什么时候上硅片和李总裁是否有意愿投资硅料厂,而更有可能成为全行业的被动选择。

在光伏行业,“龙头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理念似乎早已深入人心。在2023年,随着行业新兴势力的崛起及其更加大刀阔斧的作风,光伏行业龙头的江湖地位或将变得更不稳当,越来越像那精美的瓷器,看着是漂亮,但却易碎。


从光伏行业多年的历史来看,只要渡过了创业期进入资本推动发展期的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几乎成为一种共同选择。可诡异的是,这个行业二十年来似乎也一直都没能摆脱那个无奈的规律:谁当老大,谁先死。

光伏行业好像很难树立起什么竞争壁垒,传统竞争理论中的规模门槛,早已屡屡被证明无效。

很显然,扩张,不可能无限进行下去。

从数据来看,目前全球的光伏市场需求,每年约为不到300GW。而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22年仅国内硅片产能就已无限接近700GW,且仍在扩产之中。

面对如此巨大的过剩,想来龙头们也已经意识到,还是只有价格战才是最好用的洗牌工具。

于是,在2022岁末,龙头们果断出手,以“熔断式”的降价,期望打出王炸乃至降维打击的效果。

从此次降价的幅度来看,或许龙头们除了希望一步到位拉开竞争空间外,还隐含着在一定层面稳定住价格的意图在内。

只是不知道,龙头们有没有考虑到市场情绪共振的因素和踩踏所能造成的杀伤力?

尽管光伏制造产业链几乎所有环节企业可能都并不欢迎降价,但此前扩产产能在2023年的集中式释放,已经为行业价格战的爆发准备了过多的薪柴,产能早已爆表的硅片环节打响价格战的第一枪并不出乎意外,即便二王不出手,恐怕那些硅片新势力们也已按捺不住。

如今的硅片行业王虽少2却多,有能力觊觎王座者似乎不少,此次洗牌是否还会像隆基当年那般干脆利落,有待时间的验证。

或许,这也有可能将是2023年光伏行业的主要看点之一。

通威电池片跟进降价的反应可谓神速,似乎有些迫不及待要将战火烧向产业链纵深。这也预示着,在2023年,光伏全行业全产业链各环节恐怕都难逃价格战的洗礼。

据坊间传言,一些二三线组件厂近日已经开始降价甩货加快清库存节奏。

好在的是,价格下降会促使下游市场更多电站项目开工,特别是此前那些算不过来帐的大基地项目。这或许能形成一定程度的良性循环,为行业供应链转圜赢得些许缓冲空间。

但悬疑的是,价格战,能够狙击行业的扩张步伐吗?

光伏行业一直有一个很强悍的逻辑,涨价说明市场需求在增长所以要扩张,降价则会促进市场需求几何级放大所以更要扩张。

虽然一体化模式已是行业主流,这甚至也正是造成行业扩张竞赛的根源之一。但专业化模式也并未消亡,相反,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目前似乎出现了新的玩法,比如链长称谓的流行。

链长一词,最早似乎是出现于2022年某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文件中,虽然这一角色或许早已有之,典型成功者莫过于义乌光伏制造基地的崛起。

该词毕竟是来自于体制的命名,似乎远比江湖化的龙头称谓更具催人奋进的效用,看看那些链长们动辄数十吉瓦的投资规模,就不难理解该词为何成为地方政府的流行词了。

链长玩法的核心,就是地方政府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及资源交换引进产业链某环节优势企业,或者干脆亲自下场扶持起来一个环节龙头,再由此串联招揽上下游配套产业落地形成完整产业链。

这一玩法广受各地政府的欢迎,特别是那些具有优势电站资源的地区。

同样的,该玩法也很受专业化公司的青睐。这似乎也很好理解,在一体化愈演愈烈的趋势下,能够在地方支持下形成产业链抱团发展,无论是对专业化企业,还是新进投资者的介入而言,确实都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一些地方似乎也发现了此中玄机,乃至在招商中有意无意回避那类一体化龙头企业成为链长,这更是让专业化企业和新兴投资者成为链长的可能性大增。

在2023年,以资源换投资的模式,或许还会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游戏规则。随着地方进一步垄断官办路条业务,此前那些依赖电站业务冲抵业绩的光伏制造企业,将面临不小的考验。

与此同时,资源收拢形成的地方强势,以及前期资源换产业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在2023年,或许会为这一玩法平添诸多变数。

毕竟,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也都明白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想要从此情定终身相濡以沫,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一个越来越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定要一省乃至一市搞一个光伏制造产业基地吗?

谁都知道,眼下大搞风光发电基地建设对于光伏行业是重大利好,但事物总是一体两面,需求如此集中爆发,会不会抽取了行业的发展后劲儿?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中国光伏制造业领先全球诸国是不争的事实,但于整个经济大盘而言,光伏仍只是个股,甚至都不是权重股,所以这个问题还需要光伏人自己先要想清楚,特别是那些龙头以及链长们。

正如两位著名能源专家李老师和周老师一再的善意提醒:给别人留口饭吃,才是王道。借用两位老师的句式来说,是不是该给明天留口饭吃,才有未来?

在2023年,宏观经济形势或将更为严峻,作为创造GDP的优等生,无论光伏制造还是光伏电站投资,或都仍将是各方宠儿,这有可能将吸引更多“野蛮人”的进入,行业竞争将更趋白热化。

但竞争的看点,或许还是要从商业模式的角度,也就是一体化和专业化两种不同路线各自的表现来看,可能更为清晰。

一方面,类似通威进军组件这样的龙头通吃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多。行业龙头格局洗牌,已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资源换产业的玩法虽然仍是市场主导游戏规则,但都“曾经沧海难为水”,想说爱你已不容易,无论是留给链长们还是地方的空间,或都将越来越有限。

在2023年,无论是一体化龙头还是专业化链长,无论是行业新势力还是行业老资格,或都避不开要登上价格战的舞台一展身手,或就此雄起,或由此沉沦。

2023,这是一个洗牌的时刻,光伏将开启洗牌模式。

值此新春之际,太阳能发电网给光伏朋友们拜年,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业兴盛达四海,财源滚滚富九州!更重要的是,身体健康第一位!

最新相关

电力供需总体平衡转型加快

电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上半年,电力行业企业全力以赴抓好保电保暖保供工作,全国电力系统安全...

协鑫能科陈珅出席"锚"定Web3.0未来峰会

协鑫能科陈珅出席"锚"定Web3.0未来峰会

8月7日,由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主办,蚂蚁数科承办的"锚"定Web3.0未来峰会暨RWA研究和技术成果发布会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等出席大会并致辞。协鑫能科基金公...

光伏 "大退潮"!一大波光伏项目被终止

电价机制由此发生根本转变--从固定标杆价转向市场竞价,波动性显著加剧。2025年以来,光伏市场波动加剧,其中招标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光伏项目组件集采和EPC总承包频现延期、终止乃至废标现象。仅7...

新规"三把尺",电力交易告别糊涂账!

国家发改委网站8月6日消息,按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要求,为加强电力市场计量结算管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了《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并印发。此次电力976号文针对电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