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总金额超400亿 宜宾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成果丰硕
7月4日,以"数链首都 宜启未来"为主题的宜宾市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期间共签约项目122个,签约总金额达403.08亿元,涵盖基金机构、数字经济、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本次推介活动吸引了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头部企业、金融资本等领域的200余名相关负责人、嘉宾代表参加。除了投资推介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外,现场还举行了人工智能城市深度应用场景发布...
7月4日,以"数链首都 宜启未来"为主题的宜宾市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期间共签约项目122个,签约总金额达403.08亿元,涵盖基金机构、数字经济、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本次推介活动吸引了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头部企业、金融资本等领域的200余名相关负责人、嘉宾代表参加。除了投资推介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外,现场还举行了人工智能城市深度应用场景发布...
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 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4.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2.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1.5元/KG。交易状况: 多晶硅采购从量价两个维度观察未见反转,部分厂商提前透支产能整改政策消息面发酵带来的利好,趁势上调报价,但下游反应较为平淡,考量到本月硅料提产,且库存已处高位,拉晶厂优先消化自身库存,而非为尚未兑现的政策,支付想象溢价。库存动态: 截至本周,多晶硅行业库存...
7月3日,通威股份发布关于子公司永祥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进展暨实施增资扩股完成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通威股份表示,截至目前,经审慎沟通与综合评估,永祥股份已与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领投方)、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领投方)、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永安期货股...
7月3日,麦迪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麦迪科技预计 2025 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2,500 万元至 2,700万元,上年同期为-7,633.52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 2025 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400 万元至 600 万元。对于扭亏为盈的原因,麦迪科技表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在于: 受光伏业务亏损影...
7月2日午后,新能源材料期货集体大涨,其中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触及涨停。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14: 07,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触及涨停价35050元/吨,创下今年5月27日以来新高,较6月25日盘中低点30400元/吨上涨15.30%。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报8260元/吨,上涨5.17%。国投期货分析师张秀睿表示,近期,工业硅期货价格显著走强,带动多晶硅期货价格呈现底部回升态势。与此同时,市场对 "反内卷"主题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7月2日,麦迪科技(603990)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2500万元至27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归母净利润亏损763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时,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400万元至600万元。公司本期业绩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剥离光伏业务,完成重大资产出售,优化业务结构,聚焦医疗主业,提升轻资产属性。公司还实施了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运营效能与成本控制水平,从而增强了盈利能力。2025年一季度...
7月2日早盘,光伏概念持续走高,截至10时55分,亿晶光电、欧晶科技拉升涨停,东方日升、通威股份等跟涨。亚玛顿此前封板。来源: wind
多晶硅的多头正在崛起!昨天(1日)是铜,今天轮到多晶硅。今日早盘,多晶硅高开之后直线拉升,涨幅一度超过5%。与此同时,光伏概念早盘活跃,玻璃、硅料方向领涨,亚玛顿涨停,欧晶科技、通威股份、凯盛新能、大全能源、东方日升等跟涨。分析人士认为,多晶硅的爆发源于三重利好: 首先,昨天的高层会议指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被市场解读为比海洋经济更为重磅...
中国人寿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福祉为己任,持续深化"为国投资 为民服务"理念,以精准化、系统化的投资布局助力民生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作为集团旗下保险资金运用主平台,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6.3万亿元,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近4万亿元,投资支持社会民生领域建设规模超2400亿元,成为保险资管行业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头雁典范。"双线配置"引领 赋能直通民生2019年,中国...
中国网财经7月1日讯 在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中国网财经记者跟随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节能")联合组织的"走进新国企·中国节能绿色工厂"融媒体采访活动,探寻中国节能在绿色发展、节能降碳中的生动实践。日"吞"垃圾3900吨,如何变废为宝?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垃圾产量也在大幅增长。这些垃圾是否真的没有了利用空间?如何能科学、高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