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专业解读: 高效多晶突破之路--全熔铸锭

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风风雨雨几十年,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本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市场对于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需求,单多晶之争日也趋白热化。

绝大多数的业界人士都普遍认为“相对多晶,单晶并不是更为先进的光伏技术,但亦均认同单晶由于晶格规整,相比多晶,天然具有1%-2%的转换效率优势”,“但是在另一方面,多晶的价格优势,又使之具有相对单晶更强的产业化能力”。

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更迭升级,单晶炉、金刚线、PERC技术、半片技术、MBB多主栅技术兴均对单晶技术的降本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自2017年11月以来国内两家单晶硅片龙头企业先后调降单晶硅片价格:普通单晶硅片单片价格已分别降至5.65元人民币及5.6元人民币,并带动其他单晶硅片厂家一并跌价。此外通威股份也于2017年11月宣布在合肥及成都两地各投资建设年产10GW,合计20GW的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高达120亿元,项目建成后,通威股份的高效晶硅电池产能规模将高达30GW。通威掷下重金加码单晶,给本已硝烟四起,暗流涌动的单多晶之争添上一把柴火,也给双方阵营的实力对比中添上了一个重要砝码。

截止到2017年底,国内单晶硅片产能相比2016年17GW的产能翻一番还多:大型主流光伏企业单晶产能迅速释放,如隆基股份15GW,中环股份12GW,东方希望在新疆的8GW,保利协鑫在宁夏的1GW,晶澳在内蒙古的3GW,晶科在新疆的3GW。

而在市场应用中,单晶的市场份额也在持续提升中。在国内市场占比中,2014年单晶份额5%左右,2015年上升到15%,2016年达到27%,2017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至近40%,随着大量单晶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单晶占据半壁江山也将指日可待。

美国太阳能发电市场调查咨询公司SPV在2017年12月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市场报告中指出:2017年,“单晶硅型”太阳能电池板出货量首次超过“多晶硅”。2017年太阳能电池(发电组件)的生产量为97.7GW,其中出货量为93.8GW,其安装容量为95.1GW。根据组件类型的占有率分析,在93.8GW的出货量中,单结晶硅型的市场占有率为49%,多晶体硅型为46%,化合物型的镉碲(CDTE)类型为3%.

2016年多晶硅类市场份额为54%,比单晶高13个百分点,保持领先。但是,到2017年,单晶硅类型的份额比多晶类型高3个百分点,这是第一次逆转。

市场的选择往往都是对“性价比”的选择,单多晶也不例外。单晶的市场份额之所以会不断增长,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在“性价比”方面略胜一筹。效率的持续领先,成本的持续压缩都对多晶市场起到了不小的冲击。

纵观各大行业分析机构的报告,单晶优势论不乏大量追捧者。那么,在这场激烈的博弈之战中,多晶就注定逐渐走向衰亡吗?

如前所述,市场的选择永远都是对最佳“性价比”的选择,只有不断提升转换效率,持续降本才能在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中赢得胜利的先机。作为多晶电池片原材料的源头,多晶硅铸锭所扮演的角色也就不言而喻了。降本、提效成了多晶铸锭的两大课题。

目前高效多晶硅铸锭的制备方法分为有籽晶高效多晶硅技术与无籽晶高效多晶硅技术,即俗称的半熔高效铸锭法与全熔高效铸锭法。

目前市场上,由于半熔铸锭法虽然在成本上略高于全熔铸锭,但是半熔铸锭能够有效提高产出硅片的转换效率,在目前市场追求高电池效率的大环境下比全熔铸锭占据更多优势,所以目前主流市场上,半熔铸锭法可谓一统江山,占据约90%的市场份额。而全熔铸锭法,虽然不需要籽晶且在工艺流程上较半熔法更为简单,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提高硅片平均产量,但是在效率上与半熔相比不具优势,目前在市场上只占有约10%的市场份额。

但是随着硅片价格的下降,成本压力不断上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铸锭厂家开始开发全熔工艺,有些厂家也开始尝试逐步从半熔工艺转向全熔工艺。

是否能够有一种产品既能够让全熔铸锭继续保持成本优势,又能有效提高成品电池转换效率,一扫半熔铸锭法一统江山的态势,从而强势助力多晶赶超单晶,一举扭转市场乾坤??

多晶之路,静待突破!

最新相关

通威子公司永祥股份获49.16亿元增资

7月3日,通威股份发布关于子公司永祥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进展暨实施增资扩股完成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通威股份表示,截至目前,经审慎沟通与综合评估,永祥股份已与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多晶硅直线飙升!三重利好集中来袭!

多晶硅的多头正在崛起!昨天(1日)是铜,今天轮到多晶硅。今日早盘,多晶硅高开之后直线拉升,涨幅一度超过5%。与此同时,光伏概念早盘活跃,玻璃、硅料方向领涨,亚玛顿涨停,欧晶科技、通威股份、凯...

光伏概念股走强,相关ETF涨超2%

光伏概念股走强,通威股份涨超7%,阳光电源涨超3%,隆基绿能、TCL中环、晶科能源涨超2%。受盘面影响,多只光伏相关ETF涨超2%。有机构表示,光伏产业处于周期底部,或需供给侧加速出清。工信部针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