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欧盟‘双反’调查表示遗憾。”群升集团下属的浙江金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华日前表示。
“一旦税率升至47.6%,将意味着欧盟市场向中国光伏企业关上了大门。”有业内人士指出。光伏产业作为我市近年来新崛起的一大产业,从诞生之初就因其迅猛发展而备受关注。
据金华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金华出口到欧盟的太阳能电池等光伏产品仅为460万美元,同比下降73.7%。杭州海关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至4月,浙江省光伏企业对欧盟出口太阳能电池3.5亿美元,同比下降46.4%。预计反倾销税实施后,出口量会进一步下滑。
欧盟“双反”调查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光伏产业死路一条?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赵永红博士认为,在市场变化面前,最重要的是企业要有应变能力。
其实,“双反”调查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挂在我国光伏企业头上。我市光伏企业早已开始寻找新兴市场,并开发各自的特色产品。比如说,5月9日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20.7兆瓦“金太阳”示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正式并网输电。
义乌国际商贸城太阳能光伏电站
传统业务举步维艰
新兴光伏市场难以弥补损失
去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针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正式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此后,欧盟委员会光伏产业联盟再度就发起反补贴诉讼立案。那次“双反”调查几乎涵盖全产业链,包括硅片、电池和组件。赴欧谈判、对欧多晶硅“双反”调查提出集体抗议,这场贸易官司里一直活跃着不少我国光伏企业代表的身影,其中浙江涉案光伏企业就有46家。
尽管从去年起,我市的光伏企业开始积极为自己谋后路,但欧盟的“双反”调查依然令业界一片哗然。
市商务局早在2010年就发布预警称,光伏产业发展过于迅猛,必定会引来贸易摩擦。据金华海关统计,从2009年开始,我市企业开始涉足光伏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盟国家,约占85%。当年的出口额为808万美元,到了2010年,这一数据跃升至1.176亿美元,成为全市增长最迅速的单个出口产品类别,而且欧盟市场占1.073亿美元,美国只有21万美元。但好景不长,2011年光伏产业开始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出口额降至1.146亿美元。到了2012年,更是下跌到7701万美元。
由于我市光伏企业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原材料、设备大量从国外进口,组件大量出口国外,企业只占据中间生产环节,这种分工决定了我市光伏产业的脆弱性,企业没有抗风险能力。果然,进入2011年后,由于产能过剩,光伏产品价格迅速下跌,从以前的卖方市场一下子转变为买方市场,这使得仅仅依靠欧洲市场上网电价补贴以及海外订单进行产品销售已难以为继。
4月18日,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年报称,受到太阳能行业供需失衡、欧美“双反”调查及稀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由于行业低迷,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暂缓原对外投资年产6000吨多晶硅项目。尽管2013年光伏行业有所回暖,但公司光伏产销今年一季度情况仍不乐观。
47.6%的平均税率远远超出企业可承受范围,绝大多数企业的选择只能是退出欧盟市场。对于企业来说,初裁结果确定后,首先面临的便是大面积从欧盟市场撤退。
其实,这个效应可以从今年的出口统计中就可看出来。根据市商务局统计,今年1至4月,我市太阳能电池出口金额为2342万美元,同比下降8.45%。但在出口市场中,除了欧盟(下降73.7%)和大洋洲(下降22.51%)外,其他市场都保持增长,比如对亚洲出口增长174.22%,对东盟出口增长392.15%,对非洲出口增长107.27%,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长391.59%,对北美洲(主要是美国)增长10735.55%。
新兴市场的增量虽然对欧盟市场的萎缩有一定弥补作用,但短期内根本无法完全弥补欧盟市场损失,而且,由于新兴市场尚缺乏政府鼓励应用政策,所以订单利润也相对低一点。
大力培育国内光伏市场
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并网提速
在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湖头陆工业区厂房楼顶,整齐排列的灰色太阳能组件将阳光转换成电能。5月9日,该光伏电站顺利并入国家电网。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光伏系统投资开发部部长董江群说:“只要有阳光,我们的光伏组件板就能源源不断发出电来。”
“大力应用和推广分布式新能源系统,将是一条有效途径。”6月8日,在分布式新能源应用推广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这样表示。
所谓分布式新能源,是一种建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可独立运行,也可并网运行。它是将用户多种能源需求以及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系统整合优化,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配置的新型能源系统,是相对于集中供能的分散式供能方式。
从2012年11月我国出台政策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确定大型光伏地面电站上网标杆电价后,中国光伏市场每年以接近100%的速度激增。2012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4.5吉瓦。在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已将全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提高到10吉瓦。“十二五”期间光伏装机目标由21吉瓦上调至35吉瓦。按照2012年中国光伏企业实际产量计算,2013年至2015年中国市场将支撑起近50%的产业需求。
金华电业局高级工程师张肖青告诉记者,国家电网目前正在全速推进国内光伏装机增长,对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达标一处并网一处,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则将审批权下放到地市公司,并且全面实施并网不收费。我市目前实现并网目标的太阳能电站有3家,分别是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太阳能光伏电站、横店东磁20.7兆瓦用户侧屋顶光伏电站、横店东磁1兆瓦屋顶光伏电站。据统计,这3家电站装机容量为23.004兆瓦,截至今年5月底已累计发电639.74万千瓦时。另外,永康群升集团的光伏电站项目正在调整改造阶段,预计很快就能通过验收并网发电。这些光伏电站采用“主要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也就是除了满足工厂用电需求外,多余电量按照协议价格卖给国家电网。
最近,东阳市政府出台政策,计划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在东阳补贴100户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发出的电可以供自家使用,多余电量还可以上传电网。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则利用“金太阳”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协助这100户家庭做好设计、安装、审批以及日常维护工作,加速光伏发电系统普及推广。
需要注意的是,外地光伏企业已经在谋划海外设厂,以突破贸易壁垒。有的光伏企业走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路子,有的光伏企业则布局青海、宁夏、西藏等地,上马光伏电站项目。相对而言,我市光伏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迈出的步子还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