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宁德时代锚定储能全域增量新赛道

11月12日,四川宜宾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式现场,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以《推动新能源产业加速迈进全域增量时代》为题的主旨演讲,与同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的《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形成强烈呼应。在政策明确储能为新能源融合“枢纽”的背景下,曾毓群提出的技术突破、场景拓展、模式创新与零碳生态构建四大路径,不仅勾勒出宁德时代的储能发展蓝图,更成为中国储能产业从政策驱动向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转型的生动注脚。

政策红利的精准释放,为宁德时代储能战略落地提供了广阔舞台。国家能源局新政明确提出优化“沙戈荒”等新能源基地储能配置比例,支持新型储能与光热、抽水蓄能协同打造100%新能源基地,并通过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开放辅助服务市场等举措,推动储能从“配套设施”向“价值创造主体”转变。这一导向与宁德时代的全球布局高度契合:作为全球锂电池出口量近60%的领军企业,其储能产品已深度参与国内外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而新政提及的“新能源与配建储能一体化调用”“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等要求,恰是宁德时代正在深耕的领域。政策发布次日储能板块强势领涨,宁德时代盘中涨幅近6%,印证了市场对“政策+龙头”发展模式的高度认可。

技术矩阵的持续突破,构筑起储能全域覆盖的核心竞争力。曾毓群在演讲中披露的多元电池技术布局,精准匹配了储能场景的差异化需求:量产的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上实现突破,可满足大型储能电站长周期充放需求;钠离子电池“钠新”凭借高安全性与低温性能优势,为北方高纬度地区储能项目提供适配方案;骁遥“双核”电池的定制化能力,能够灵活响应“沙戈荒”基地、数据中心、工业园区等不同场景的功率与容量要求;而处于全球前列的全固态电池研发,则为储能技术的未来升级预留了空间。这种多技术路线并行的策略,让宁德时代得以承接新政提出的“多品种互补开发”任务,为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提供核心支撑。

场景边界的不断拓展,推动储能从单一领域走向全域渗透。曾毓群提出的“场景拓展”战略,与新政“分布式新能源多领域融合开发”要求形成深度共振。在交通能源融合领域,宁德时代天行电池已成为新能源重卡首选,其高强度版本适配矿区等复杂工况,为“光储充换一体化”布局提供动力核心;在水上场景,近900艘搭载其电池的电船与全国首个货船换电项目,印证了储能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商业化可行性;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打造的宜宾等多地“零碳样板”园区,通过风光储一体化与绿电直连模式,践行了新政“以绿制(造)绿”的产业协同理念。这种全场景渗透能力,让储能从电站侧延伸至用户侧,形成全域增量空间。

模式与生态的创新重构,破解了储能商业化的核心瓶颈。针对新政“完善储能商业模式”的要求,曾毓群提出的“模式创新+零碳生态”双轮驱动策略极具示范意义。“巧克力换电联盟”已覆盖45个城市,年内将建成的1000座换电站,不仅实现车电分离,更构建起可循环的储能服务网络,未来全球3万座的规划将进一步激活分散储能资源价值;在电池回收领域,99.6%的镍钴锰回收率与96.5%的锂回收率,让储能全生命周期成本持续降低,而欧洲“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则推动了零碳生态的全球化布局。

从政策出台到企业实践,储能产业正迎来全域增量的黄金期。宁德时代以技术为基、场景为脉、模式为桥的发展路径,不仅响应了国家能源局的战略部署,更引领着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方向。随着100%新能源基地建设的推进、虚拟电厂的规模化发展以及零碳园区的复制推广,储能将不再是新能源的“配套”,而是成为能源系统的核心枢纽。在宜宾动力电池大会的聚光灯下,宁德时代的储能战略已清晰展现:以全域增量为目标,用技术创新回应政策号召,让储能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核心力量。

最新相关
全球最大渔光互补工程三期开工

全球最大渔光互补工程三期开工

日前,中国电建承建的全球最大渔光互补工程滨州沾化区2吉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三期工程正式开工,将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滨州沾化区2吉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

德语媒体: 欧洲减排 中国赚钱?

《柏林日报》发表评论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前不久坦承,欧盟的气候保护努力实际上帮助中国实现了绿色产业的快速崛起。《柏林日报》以《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减排目标?》为题,对德国和欧盟的气...

隆基绿能控股储能公司精控能源

11月13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案。其内容显示,隆基绿能与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控能源)等签署协议。根据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