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全国碳市场呼之欲出,这对新能源有什么影响

自今年1月5号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来,全国碳市场已经呼之欲出。不管是碳圈还是新能源行业里的朋友,聊起碳市场,都是翘首以盼。

作为有过碳圈从业经历,并且正身处新能源行业的老兵,最近被朋友咨询碳市场前景的次数渐多。前段时间我们做过一个这方面的内部分享,现在我把它整理出来,供关注碳市场建设进展,以及对新能源行业影响的朋友参考。

一、碳市场的前世今生

碳市场的概念提出得很早,不过最终得以实施,还要感谢2005年生效的国际气候协议《京都议定书》。

在该协议下,以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是碳减排指标的买方,并承担有约束力的减排承诺,从而维持了刚性的需求和不低的减排指标价格,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是碳减排指标的主要卖方,大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形成交易。

从2005到2008年,全球碳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全球市场的交易额一度突破千亿美金,超过当时的石油交易。感谢国家发改委和各地相关部门的有力引导及培训,在后期,中国一家的供应占到了全球碳减排市场的一大半,中国一批企业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并且通过全球碳市场的转移支付,中国的一批新能源领域得到起步和发展,比如风电、小水电、生物质能、煤层气等,都是当时主要的受益行业。在高峰时期,每年通过碳市场的国际转移支付接近上百亿人民币,应该说,当时欧盟的碳排放大户有力支持了中国这些新能源领域的初期发展。

并且,通过市场化的机制,一批参与到碳市场各个环节的人才也得到了锻炼。本人作为当年全球碳市场的第一批参与者和创业者,对当时的市场热潮记忆犹新。

不过,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盟经济倒退,需求萎靡,碳价也随之大幅下跌。而《京都议定书》也在2012年到期,并且由于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谈判破裂,该议定书没有续期,随后CDM市场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多个国家或地区自己建立的区域碳交易市场。其中,中国碳市场是其中重要的市场之一。

CDM市场结束后,自2011年起,我国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至2017年11月,7个试点地区累计配额成交量超过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超过46亿元,到2020年,总交易额大约在100亿左右。不过,因为各试点地区规划不尽相同,指标也不能互通,且市场初期普遍减排限额标准并不高,企业实现自主减排的难度不大,所以交易额一直起不来。

二、后全球化时代的欧盟及韩国碳市场

全球碳市场式微后,欧盟区域碳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碳减排指标交易逐步脱钩,随后也陷入了长达8年的低迷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盟也发生了经济衰退,大量制造业减产或倒闭,碳排放量随之下降,欧盟内部碳指标的价格从高峰时的30欧元每吨跌到最低7欧元每吨。欧盟年度碳信用额度盈余最高峰时达到25亿吨,使得碳市场长期低迷,这种低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2017年。

到2017年时,随着经济回暖,并且绿党逐步在欧盟和德国议会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欧盟从战略上决定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推动碳中和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在这个大战略中,碳交易和碳市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欧盟决定出台碳交易系统改革计划,从2019年起的五年里,系统里的碳信用额度每年减少24%。这一举措解决了市场上碳额度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碳市场重新恢复活力。

2020年,尽管疫情使得欧盟的碳排放量显著下降,但欧盟对市场上碳信用总额度的宏观调控提振了市场信心,在最初随着大宗商品下挫后,碳价从夏天开始快速反弹,并在7月重新回到2008年以来30欧元的上方,全年碳指标价格上涨超过30%,成为表现最佳的大宗商品,并吸引了一批像摩根斯坦利这样的金融机构大宗交易商在12年后重返碳金融市场。

欧盟可能于今年6月提出碳排放交易系统的改革计划,将其范围扩展至海运行业,并逐步取消之前10年给予航空业的免费额度。分析机构认为,这将使碳价涨至50欧元以上。

持续上涨且坚挺的碳价明显影响了欧盟去年的能源投资和消费。尽管煤价比较便宜,但不断上涨的碳价使得烧煤缺少吸引力,IEA预计2020年欧盟煤炭需求同比下降15%;而风能和太阳能的投资和使用则得到大幅增长。以德国市场为例,2020年的装机量预计比2019年增长了25%以上,达到近5GW。根据2020年6月德国议会对《可再生能源法》的修改,未来10年预计每年还要新增10GW。

欧盟碳市场的再启航不仅影响到欧盟内部的能源和工业转型,还将会是欧盟正在推进的工业领域氢战略的重要支持手段。并且从一些国际机构的分析讨论来看,欧盟碳市场形成的碳定价也将会是未来制定碳关税的基础。在氢战略和碳关税方面,回头可以详细讨论。

在这一阶段,除了欧盟碳市场起死回生之外,还有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区域碳市场,经过了一段静悄悄的发展,逐步走势良好,这就是韩国。

自2015年启动本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来,韩国市场已经发展到第三阶段。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韩国碳市场已经基本完成了初步的制度建设,有偿拍卖的指标比例已经从零提高到10%,开始引入个人投资者和期货的衍生品。并且最重要的是,通过过去5年间攀升了近4倍的碳价,有力的教育了需要控制排放的企业,影响了一批高排放企业的战略和技术目标。

(自公开数据整理)

三、呼之欲出的全国碳市场

回到国内正在建设中的全国碳市场,经过长达三年的酝酿,终于,在2020年下半年中国宣布2030年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碳市场的建设在去年底明显提速。根据今年1月初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管理办法,初步来看,正在建设中、未来几个月预计将正式展开交易的全国一期碳市场预期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办法规定首期先纳入电力行业。而参与全国碳市场的控排企业,不再参与地方试点的碳市场,这涉及到试点地区电力行业的清盘。而电力行业本来就占试点地区碳市场很大的市场比例,这次清盘对地方市场会带来较大冲击,但试点地区电力行业配额分配几乎都严于全国碳市场,所以电力企业估计可能暂时反而松了一口气。

其次,交易主体里明确符合规定的个人可以参与交易,这和韩国碳市场比简直是一步到位,以中国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来看,未来市场活跃度可期。

最后,办法规定控排企业可以使用的来自非控排企业产生的碳减排指标的抵销量上限为5%,项目类型只允许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碳汇和甲烷利用的项目,所有节能类项目暂不纳入,这对新能源是利好。

从市场的建设进度来看,根据业内专家的消息,目前正在让参与控排的2200多家电力企业申报2019年的碳排放数据并登录系统,然后会根据已经公布的电力行业排放基准线发放各家的碳指标,之后正式开始交易。

按照专家们的判断,一期碳市场大概率供求应该是相对平衡的,所以指标价格应该一开始不会太贵,但是根据其他国家碳市场的惯例,这些指标有可能是可以存储到下一年的,考虑到长期的减排难度,所以指标应该也不会太便宜,估计前期会平衡在30-50块钱一吨左右。

对于新能源项目,按照其他区域碳市场的例子,这些项目大概率既能申请碳减排指标,也能申请绿证,但是在出售这些指标的时候,应该是只能选择价高的出售其中一个,不能双重出售,否则会引起碳减排目标的双重计量。关于未来平价绿证的市场预期,参见《碳中和背景下,平价绿证迎来新需求》一文。

在一期碳市场中,新能源项目产生的碳减排指标对市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履约企业在这一期的碳市场中,指标基于基准线都可以得到免费发放,在基准线不算严苛的情况下,市场总体是平衡的,应该不太需要太多额外的碳减排指标来履约;另一方面,现在全国各省也都有了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标,所以预期可再生能源项目应该首先去满足各省可再生能源配额的需求。不过从长远来看,全国碳市场的碳指标价格很大程度上为绿证价格提供下限保障。

最新相关

大型能源国企董事长辞职!

1月4日,陕西能源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赵军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赵军先生因已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赵军先生将不在公...

如何解决不上网光伏项目余电问题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步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对于这一模式中的余电问...

晶科能源竞争优势在哪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6年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约20%,截止到2024年底,累计出货超过300GW,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在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简称BNEF)最新发布的《2024年光伏组件...

为什么高电价下TOPCon能发更多电?

在新电价市场机制下,光伏电站盈利逻辑将发生如何变化?对于组件产品的特性又提出什么新要求?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提出,新...

对话天合光能张映斌: 强者不独行!

大暑的前一天,7月21日,600W+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成立一周年活动在北京举办。作为活动的"压轴"环节,天合光能发布了《670W至尊组件机械可靠性白皮书》,涵盖"一标五严"六项测试结果,即一项标准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