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低额资本支出,英利展现资产精简型太阳能工厂运营

在八月三十日早上,全球最大太阳能组件供应商,英利绿色能源,公布了其第二季度的应收业绩,并对2013年下半年及2014年的业绩进行了预测。

所公布的数据大体上证实了英利最为光伏产业内首屈一指的光伏供应商的地位。为了更好地解读这一点,我们从NPD Solarbuzz市场调研公司所发布的最新《组件跟踪调查季度报告》中节选关于英利绿色能源近况的若干观点:

英利从2012年第一季度起连续六个季度内,每季度光伏电池板出货量均占据首位。

在过去三个季度内(2012年第四季度、201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英利是全球季度出货量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

在截止至2013年二月前的连续十二个月内,英利的出货量要比其他光伏组件供应商的出货量多出近1GW。

英利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0%,并仍在持续增长中。

然而,先把这些记录放在一边不谈,但是业绩公告中就隐藏着许多值得注意的警钟。这并不是针对英利本身来说的,而是针对那些希望听到“新资本支出”、“资本扩张”、“新工艺流程”、“高效升级”等字眼的其他公司来说的。

如果英利是你的一个主要客户的话,该公司所公布的资本支出消息可谓是令人沮丧。在2013年下半年的整个六个月之内,资本支出(相对于一个产能大于2GW的垂直整合业务的公司来说)仅有4000万美元。而这仅够进行维护工作。

但令光伏设备供应商更为感到不安的消息是,英利宣称其可以在不新增任何产能的情况下在2014年实现4GW的组件出货量。

感到迷惑吗?

好吧,首先,这一宣言全面否认了过去两周内的一些奇怪的新闻稿和文章所宣称的领先制造商将会新增光伏产能,并且几乎所有的业内领先企业都将在2014年增加产能的消息。

同时——这一宣言也平复了关于新一轮设备支出将在几个月内出现,并且中东和拉美地区将成为此轮设备支出的主力的古怪言论。

上述两种言论都没有强有力的论点或分析资料对其进行支持,但是每一个都传播甚广——这可能是由于人们仍旧绝望地想要获得关于新产能和心设备支出的积极消息。

而真正的解释则是,光伏产业目前被中国组件供应商所中占据——状况比过去更甚。而中国晶硅产品制造商始终都以一种部分去工厂化或是资产精简模式进行运营。近一段时间,各领先日本组件供应商也开始采用此种模式。在2012-2013年间,领先的中国组件供应商已经有能力实现对自产产能和第三方产能进行合理调节,以防止库存量激增。

随着中国组件所占市场份额不断上涨,同时,许多西方竞争对手相继离开这一产业或继续丢失市场份额,使用资产精简型运营模式对于等待新增产能的企业来说产生了更为重大的影响。

关于英利的无资本支出却提出4GW的出货量预期的言论背后,还有其他几条因素:

中国二三线制造商纷纷跟风上马产能并且无法与海外市场实现对接,此类“虚拟”产能总量约为12GW。

美国市场需求偏向使用非中国制造电池的组件。

各领先供应商仍旧公布运营亏损。在所有方面都进行成本节约是关键。资本支出可以通过使用第三方产能来避免。

市场份额的增长(包括海外销售和营销成本)超过了新增产能。

中国的尚德、赛维LDK等企业仍旧有几吉瓦的闲置产能可以极低的成本进行使用运营。

这些因素都意味着设备支出低谷将很有可能将持续至2014年,并且下一轮重大新增产能在2015年之前并不会再次出现。当然,除非技术能够拯救整个产业,并迫使组件供应商们对生产线进行大幅升级/改变工艺流程,从而保持竞争力。但是,没有技术路线图作为指导,上述两项在未来十八个月内很难实现。

最新相关

大型能源国企董事长辞职!

1月4日,陕西能源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赵军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赵军先生因已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赵军先生将不在公...

如何解决不上网光伏项目余电问题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步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对于这一模式中的余电问...

晶科能源竞争优势在哪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6年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约20%,截止到2024年底,累计出货超过300GW,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在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简称BNEF)最新发布的《2024年光伏组件...

为什么高电价下TOPCon能发更多电?

在新电价市场机制下,光伏电站盈利逻辑将发生如何变化?对于组件产品的特性又提出什么新要求?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提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