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技术革新升级 汉能集团填薄膜行业空白

我国科技发展相较欧美国家起步较晚,虽然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稳步提升,但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空白。今年年初,嫦娥4号登陆月球背面,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的空白;而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汉能集团)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及升级,填补了我国薄膜太阳能技术领域的空白。

经过2012年到2014年的全球收购后,汉能集团完成了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收集与整合,随后经过千人研发团队的钻研,将多项技术成功国产化。去年6月,汉能首批铜铟镓(CIG)靶材在MiaSolé高端装备集团泉州靶材示范工厂成功交付出货,标志着汉能在CIG靶材生产和销售上正式开启国产化进程。此举对填补国内CIG靶材领域的空白、打破对国外进口产品的依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汉能集团CIG靶材首批出货

汉能集团在收购美国MiaSolé公司之后,持续推进CIG靶材的国产化进程,此前,CIG靶材一直在美国MiaSolé生产。泉州靶材示范工厂从2015年开始筹建,从国外到国内的技术转移、设备的搬入安装调试以及产品检测认证到第一批产品顺利出货,汉能用3年时间。首批CIG靶材的成功出货实现了核心工艺真正意义的国产化,填补了汉能乃至整个行业CIG靶材生产的技术空白。通过后续实现量产化,汉能集团大幅降低了原材料的生产成本,并通过CIG靶材的生产和销售牢牢把握原材料供应端,与MiaSolé技术路线形成产业链优势。

如今泉州600MW靶材厂将全部投产,同时汉能集团也扩大了工厂规模,以泉州为源头不断输出CIG靶材产线,有计划地投建更多的靶材工厂,并同步在大同、西安等地扩充GW级以上的生产能力,实现产能提升,为汉能的薄膜太阳能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继CIG靶材国产化落地成功后,汉能集团还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了薄膜太阳能芯片、电池组原材料中“铟”元素的用量,消除了业界对于“铟”储量和产量不足以支撑光伏行业发展的担忧。随着铜铟镓硒研发技术水平的提升,生产良率提高以及回收技术的充分利用,1吉瓦的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的铟净用量将降低到10吨以下,而汉能中期目标则为5至6吨/吉瓦。

目前,汉能集团已经研发出较为可靠的降低铜铟镓硒组件生产铟用量的方案:通过新型等离子喷涂靶材技术的开发、靶材喷涂中损耗及残靶上的铟回收、RC镀膜产生固废铟回收、芯片切割及Web边缘的铟回收等手段,大幅降低对铟的市场需求。此外,在铜铟镓硒电池中适当增加镓的成分、减薄电池膜层等方式,也可以有效减少铟的用量。

解决技术、原材料成本等问题的同时,汉能集团还在德国、美国及国内的北京、四川等国家及地区设立了8大产品及技术研发基地,并在淄博、贵阳等省份创建了薄膜太阳能产品及芯片的产业园,持续推动薄膜太阳能事业的发展。

最新相关

纤纳预中标华电钙钛矿组件采购项目

2025年8月5日,华电江西发电有限公司发布江西华电宜春麦迪康项目钙钛矿组件采购(第四次)项目预成交公示,预成交供应商为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2月,华电新能江西宜春新能源有限...

这家上市公司副总裁辞职

8月2日,博威合金(601137)发布关于董事兼副总裁辞职的公告。公告称,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兼副总裁郑小丰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郑小丰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

中国能建中标河北200MW光伏指标

8月1日,玉田县能源局发布《关于招商引资200MW光伏建设指标竞争性配置成交公告》,中国能建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根据优选公告,玉田县拟对200MW光伏建设指标通...

这家光伏公司出售股权,启动重组!

受债务所累,光伏行业迎来新一家实施重组计划的公司。国际光伏公司Soltec将同步实施资本缩减与增资操作。投资机构DVC Partners将通过一笔3000万欧元(约合3500万美元)的贷款入股,该贷款将以占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