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中对美韩多晶硅征双反税 未来价格仍难涨

核心提示:月20日,商务部发布了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终裁决定。业内专家表示,终裁结果公布后,美国生产的多晶硅将很难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仍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方式进入中国。延伸阅读:多晶硅的反倾销措施到位了吗?多晶硅市场年内难改“冰封”状态进口数据不乐观多晶硅“双反”形势仍严峻

新华社记者丁雅雯廖婷婷叶超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1月20日,商务部发布了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终裁决定。从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2.4%-57%的反倾销税和0%-2.1%的反补贴税。

业内专家表示,终裁结果公布后,美国生产的多晶硅将很难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仍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方式进入中国。尽管中国对美、韩多晶硅征收高额“双反”税,但受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状况影响,未来多晶硅价格难以上涨。

终裁落地美国生产多晶硅难以直接进入中国市场

1月20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调查机关最终裁定,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存在倾销和补贴,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调查机关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14年1月2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反倾销税率为2.4%-57%,反补贴税率为0%-2.1%。

我国征收韩国的反倾销税率明显低于对美国的征收。韩国除了InnovationSilicon Co.,Ltd公司和KAM Corp公司被征收48.7%的高额反倾销税外,其余反倾销税税率为2.4%-12.3%。美国的多晶硅企业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为53.3%-57%。

商务部曾在2013年7月公布了初裁结果,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至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至48.7%。终裁结果与初裁结果基本吻合。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所副所长王世江表示,中国对美国执行了53.3%-57%的反倾销税,美国的多晶硅产品很难再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也是针对美国正在酝酿的对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提起“双反”调查采取的反制措施。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电池提出“双反”调查,并于2012年12月宣布对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此后,大陆组件生产厂商一直通过将组件的电池部分从台湾进口的方式规避“双反”税。

核心提示:月20日,商务部发布了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终裁决定。业内专家表示,终裁结果公布后,美国生产的多晶硅将很难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仍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方式进入中国。

美韩可能以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方式规避预计明年进口量4万吨

2013年7月和9月,商务部分别宣布了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初裁决定。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至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至48.7%。认定临时反补贴税保证金的税率为0至6.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报告显示, 2013年1-11月我国进口多晶硅量累计达7.2万吨,预计全年进口量达7.9万吨,显示初裁结果公布后国外倾销依然严重。11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7914吨,环比增加48.5%。其中,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量为5619吨,环比增加39.1%,在总进口量中占比高达71%,显示多晶硅正逐步以加工贸易的方式进入中国。

王世江表示,目前,美国生产的多晶硅相当一部分是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入中国的。虽然未来我国对美生产多晶硅征收53.3%-57%的反倾销税,将使其难以直接进入中国,但是,美多晶硅仍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进入中国。

中国可再生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目前,中国已有多晶硅企业提出,希望政府通过征税等手段,对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入国内的多晶硅产品进行控制。

此外,值得业内关注的是,11月份通过转口台湾进入的多晶硅达792吨,环比增加27.1%,占总进口量的10.0%。转口贸易也可能成为美、韩规避贸易壁垒的新举措。

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报告显示,尽管2013年多晶硅行业温和回暖,但仍有部分进口多晶硅价格低于全球一类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国内多晶硅企业继续承受巨大压力,与“双反”之前相比并无改善。2013年底,国内大约有13家多晶硅企业恢复生产,多晶硅价格由2012年年底的12万元/吨温和上涨至2013年底的13.5万元/吨。

孟宪淦表示,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一直在逐年下降,预计2014年多晶硅进口量在4万吨左右,国内产量预计在10万吨左右。而2014年我国多晶硅需求量大约在14万吨左右。

核心提示:月20日,商务部发布了对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终裁决定。业内专家表示,终裁结果公布后,美国生产的多晶硅将很难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仍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方式进入中国。

2014年国内多晶硅价格难以上涨

王世江认为,2014年,国内多晶硅价格难以上涨,可能会基本保持在20美元/公斤左右。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多晶硅仍然供大于求,多晶硅价格难以上涨。2013年,国内部分多晶硅企业复产,并试探性调高报价,以期顺势走出阴霾。故从二季度开始,国内多晶硅产量逐渐增加,但下游本身需求不足,并不接受价格调涨。并且,多晶硅具有大化工的特点,整套装置一旦开启就必须连续稳定运行。因此,流水线一旦开启,就算没有订单,也要运行。2013年四季度光伏业出现抢装潮,仅四季度装机量就达到8GW。很多多晶硅生产企业四季度装置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以前闲置的流水线全部开启。2013年年底,抢装潮结束,2014年装机量将比2013年四季度大幅减少,但已开启的生产线短期不能停止。因此,2014年多晶硅产量将骤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报告甚至预测,多晶硅反而有可能因为供应量过大而导致新一轮价格下降。

第二,光伏补贴的下调是趋势,终端补贴的下调最终会打压上游多晶硅价格。如果今年对电站的补贴额度下调,势必压缩下游电站利润,电站建设过程中需要的组件价格也必然会被压低,而生产组件的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也会受到打压。

第三,国际市场上多晶硅生产技术的进步也促使多晶硅成本的下降。韩国多晶硅巨头MEMC、OCI等一直在进行价格战,很有可能通过技术研发进一步将多晶硅生产成本降到10美元/公斤以下,从而继续打压国内多晶硅价格。

第四,虽然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多晶硅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税,但是美国出口的多晶硅依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及转口贸易等方式来规避惩罚性关税,进口多晶硅低价倾销现象仍难以遏制。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尽管我国对美韩出口的多晶硅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税,但2014年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短期仍难以大幅回升。

最新相关
昱能科技延期两募投项目

昱能科技延期两募投项目

4月30日,昱能科技发布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根据公告,2024年,昱能科技IPO募资30.37亿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募投项目情况如下: ...

中矿资源出售光伏项目公司股权

4月30日,中矿资源发布关于出售下属公司股权和债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显示,中矿资源下属子公司在赞比亚投资设立了 Mumbwa Solar Power Station Company Limited(简称"蒙布瓦光伏公司"),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