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概念利好 产业整合提速贸易峰回路转

晚报记者薛伟平综合报道制图邬思蓓

7月2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等5家行业组织联合发表声明,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

专家表示,价格承诺方案的达成,将使中国企业避免在8月6日起被征收47.6%的高额关税,为光伏企业保住了欧洲市场60%的份额。但出口数量如何在国内企业间分配将成新问题,光伏产业将在复杂环境下加速整合。

业内人士提醒,在产能过剩并未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国内光伏产业在较长一定时期内处于加速洗牌和行业调整阶段。

下游产品价格有望止跌

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仍将维持合理规模,但光伏业界人士的反应各不相同。对光伏产业链下游组件企业特别是大型厂商来说,“限价、限量”会使中国企业竭力保住的欧洲市场份额未来加速向它们集中。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欧洲市场的大门可能从此对它们关闭。处于光伏产业链中游的硅片和设备供应商认为,短期内下游的利好难以传导上来。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厂商认为,谈判达成的妥协结果意味着此前预期的对欧多晶硅“双反”将难以进行,多晶硅行业旨在自救的“价格战”可能卷土重来。

河北一家光伏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业界都在传每瓦0.55欧元到0.57欧元的出口价格。尽管这一价格比我们企业目前售价低一些,但没有低得离谱,不至于使我们的产品未来在欧洲市场失去竞争优势。看来,未来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还能保得住。”

据悉,按业内公认的看法,目前国内厂商出口到欧洲的光伏组件平均成本最低可达每瓦0.45欧元,与每瓦0.55欧元的价格存在一定差距,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每瓦0.55欧元的价格水平接近去年11月以来的平均价位。未来我国出口到欧洲市场的光伏产品仍可维持一定的毛利率水平,各光伏生产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上的毛利率有望得到改善。

民生证券新能源及电力设备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表示,中欧双方目前达成的结果对光伏行业最直接的利好是以“限量、限价”方式保住欧洲市场份额,这一市场目前仍消化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进而带来企业对欧洲供货量的攀升,从而推动下半年组件、电池等产品价格止跌回升。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从去年谷底中出现“回暖”迹象,使得包括组件和电池板在内的光伏产品价格在今年1至2月出现短暂上涨态势。但据统计,整个上半年,光伏产品价格仍较去年底有所滑落。王海生分析,局部市场需求的上升至今并未促使困扰光伏行业已久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根本好转。因此,即使未来欧洲市场因“双反”负面影响消散而有所回暖,但对于光伏产品价格的作用短期内仍仅限于止跌,大面积的回升可能仍需时日。预计国内光伏产品平均价格短期内难有大的起色,虽然不排除短期内部分订单较满的大型企业有涨价的可能,但总体而言,光伏的买方市场格局只要不发生变化,产品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就不存在。

今年见底回升等待拐点

经历长达3年的周期性下行后,分析人士预计今年光伏行业有望见底回升。从业绩和估值情况来看,沪深两市光伏股票并无太大吸引力。但是,如果行业拐点果真如预期般到来,不排除该板块未来走出上升行情。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今年是光伏行业见底回升的转折年,其实质是供需关系改善。在装机需求仍有较快增长的背景下,产能继续收缩,而实际有效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将达到合理比例。在上半年组件和电池片价格上涨后,去年计提了较多资产减值准备的厂商盈利能力将逐渐恢复,预计部分企业今年四季度可能实现扭亏。考虑到主产业链企业的盈利状况将逐季改善,平安证券将光伏行业评级由“中性”上调至“推荐”。

从消息面来看,上周末中欧光伏组件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光伏产业与欧盟委员会就中国出口欧洲的光伏产品达成价格承诺。光伏模组的最低价格可能为0.55欧元/瓦。华泰证券表示,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将面临价升量跌的局面,但总体盈利会保持稳定,大企业的受益更大,建议关注龙头企业的交易机会。

从政策面来看,东北证券表示,上周光伏板块在国务院扶持政策的刺激下上涨,未来仍建议关注国内政策细则,分布式示范区审批及补贴方案有望率先公布,看好光伏行业的投资机会。

从业绩和估值来看,目前A股大部分光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盈利企业的估值水平均比较高,平均为75倍。光伏板块的平均市净率为2.76倍,天威保变东方日升的市净率不足2倍。总体来看,该行业基本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行业拐点出现,企业扭亏为盈将迅速令该板块重新具有吸引力。平安证券表示,从估值角度对比,市净率和资产负债率较低的股票将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出口总量受限加速洗牌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主任陈惠清表示,最终谈判的价格控制水平不对外公布,出口数量的配额如何在国内企业中分配还在研究阶段,不便透露。对此,大多数企业是满意的。通过这样的贸易安排,企业能保持合理的出口份额。总体来说,中国还能保持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在此方案下,光伏企业间将出现更激烈的竞争,大厂对欧出货的下滑有限,但小厂将会出让更多的市场份额。

河北某光伏龙头企业负责人认为,从谈判达成的结果来看,未来欧洲市场的竞争将更有利于大型企业。

民生证券新能源及电力设备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认为,此次中欧贸易争端谈判结果最大的影响在于出口量限制。每年不高于7GW的“限量”要求将引发新一轮国内企业在欧洲市场的激烈竞争。

王海生表示,7GW的总量如何分配将成为摆在光伏行业面前的一道题,不排除未来光伏对欧出口实行“配额制”的可能,结果就是出口量将加速向大厂商集中。

王海生分析,对欧光伏出口如果启动“限量”模式,A股40多家光伏概念上市公司可能出现一些分化。未来配额的分配将可能以产能规模来划线。在A股光伏公司中,海润光伏亿晶光电中利科技、东方日升和向日葵等公司产能规模位居前列,未来有望在“配额制”下优先分享7GW的“蛋糕”。

“长远来看,企业竞争的主要阵地将集中于国内市场以及亚太、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对于企业来说,不必过分在意欧洲市场的得失。”王海生说。

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业务部副总经理梁俊民表示,一旦给定了配额,国内的企业可能为之“打架”,结果可能是大企业得到绝大部分蛋糕。

多晶硅价格战卷土重来

7月18日,商务部出台对美韩进口多晶硅的反倾销初裁结果,但并未给国内多晶硅业界带来多大欣喜。某光伏企业管理人士表示,从初裁决定对各进口厂商征收的临时反倾销保证金率来看,占进口多晶硅30%份额的韩国OCI仅被征收2.4%的税率,这种反倾销的力度有限。一直以来,中国从欧盟进口多晶硅的量最多,但此次来自欧盟特别是德国的进口多晶硅厂商并未在反倾销对象名单中,对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的利好程度可能有限。

“之前我们预期商务部8月会把欧盟多晶硅厂商也列入反倾销名单,但中欧光伏谈判‘握手言和’后,对欧盟多晶硅厂商的反倾销可能不会出现。”该人士表示,未来国内多晶硅行业的选择一是继续漫长的去产能化进程,二是在下游释放出的有限需求市场中加剧竞争。

据悉,今年国内多晶硅市场的需求量预计在8万吨左右,但国内企业目前的有效产能超过14万吨。王海生分析,即便不考虑进口多晶硅所占的市场份额,国内市场多晶硅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长期维持。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尘埃落定后,与之关系紧密的我国多晶硅“双反”可能利好出尽,国内多晶硅行业可能面临新一轮的“价格战”。

业内人士提醒,在产能过剩没有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光伏产业还将在较长一定时期内处于加速洗牌和行业调整阶段。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现在国内需求已无法消化中国的光伏产能,未来10~20年内,产能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总体产能将缩减,最终保持相对平衡状态。未来的市场格局会是,上游多晶硅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形成5~6个多晶硅集团,中小企业淘汰;中游形成4~5个电池组件集团;而下游将有数量相对多的光伏电站建设、设计和运营企业。

光伏业概念股迎大利好

目前,中国太阳能产业在欧洲销售额达到210亿欧元。此次谈判结果细节虽未公布,但有消息人士称,关于中国光伏模组在欧洲市场的最低价格,初定为每瓦0.57欧元,接近中方的谈判立场每瓦0.55欧元。根据光伏价格指数,这一价格也接近去年11月以来中国光伏模组的平均价位。光伏企业人士表示,尽管每瓦0.57欧元的价格承诺底线对部分企业仍无法承受,但显然要比平均47.6%的高额惩罚性关税更容易接受,对国内光伏企业尤其是对欧盟出口比重较高的一线大厂来说,这无疑是重大利好。

另外,就在数天前,国务院出台促进光伏行业发展“国六条”,为光伏业在国内市场发展打开了大门。行业权威人士透露,光伏发电补贴细则也将在未来两个月左右出炉。

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认为,中欧双方此次达成协议,对出口占比较大的光伏上市公司将是重大利好。

分析人士指出,光伏板块内不少个股处在历史低位,值得投资者考虑介入。由于行业拐点明显,建议投资者中长线持有,光伏概念股将成周一股市的主角。

相关的概念股有亿晶光电、海润光伏、特变电工阳光电源隆基股份、东方日升、精功科技等。多晶硅概念股:超日太阳拓日新能江苏阳光、天威保变、孚日股份乐山电力等。

最新相关
昱能科技延期两募投项目

昱能科技延期两募投项目

4月30日,昱能科技发布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根据公告,2024年,昱能科技IPO募资30.37亿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募投项目情况如下: ...

中矿资源出售光伏项目公司股权

4月30日,中矿资源发布关于出售下属公司股权和债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显示,中矿资源下属子公司在赞比亚投资设立了 Mumbwa Solar Power Station Company Limited(简称"蒙布瓦光伏公司"),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