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全球领先!苏州大学苏晓东教授团队标志性系列论文,引领湿法黑硅技术产业化发展

晶硅太阳电池是当前新能源领域光伏行业的主导产品,全球年产能高达100GW。电池效率的提升有赖于电池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同步提高。苏州大学苏晓东教授课题组自2012年开始研究湿法黑硅技术,通过制备独特的纳米/亚微米绒面实现了电池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同步提高。湿法黑硅技术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实现了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对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意义重大,也大大加速了我国光伏发电平价时代的早日实现。近五年团队在该领域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论文如下:

2014

2014年,在Adv. Funct. Mater.发表自主研发的湿法黑硅技术论文,首次报道湿法多晶黑硅太阳电池效率超过产线常规电池,并在合作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率先实现产业化生产。

▲链接:http://dx.doi.org/10.1002/adfm.201401589

2015
2015年,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发表论文,报道了黑硅技术能够解决下一代金刚线切多晶硅电池的制绒难题,并很快发展为金刚线切多晶硅电池的标准工艺,形成超千亿的市场。

▲链接:http://dx.doi.org/10.1016/j.solmat.2015.05.030

2017

2017年,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发表论文,报道了湿法黑硅技术成功应用于类单晶硅太阳电池,并能获得具有优异陷光性能的倒金字塔结构,从而提升电池的效率。目前类单晶太阳电池已经进入规模生产阶段,同时验证了该低成本和全光谱陷光的倒金字塔绒面技术,有望应用于单晶硅太阳电池。

▲链接:http://dx.doi.org/10.1016/j.solmat.2017.02.002

2019
2019年,最新发表在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的论文,提出了互补刻蚀的新机制,所制备的多晶黑硅电池外观均匀,并具有优异的电池/组件弱光响应以及较高发电功率。

▲链接:http://dx.doi.org/10.1002/pip.3125

苏晓东教授,现任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阿特斯光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高效晶硅太阳电池技术、微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先后承担国家级、省市级、产学研项目10余项,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Sol. Energy Mater. & Sol. Cell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
最新相关

戈壁滩上,给绿电建起"临时宿舍"

甘肃玉门,祁连山下,戈壁滩上,深蓝色的光伏面板铺展绵延。两人多高的面板旁,一个红色身影穿梭其间、不时停驻。他是田玉鑫,中国石油玉门油田新能源电站运维工程师,正手拿热成像仪,给几块重点面...

HJT/叠层一周最新动态4.20-5.2

1、异质结新篇 76"领"世先 | 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圆满落幕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4月18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