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单晶硅的双龙头格局已经形成,A股上市的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从产能、收入等指标看,差异不大,但体现在利润端和市值端看,差异巨大。成为资本市场的不解之谜。
我对两家公司数据做了一些对比,找找原因,但不下结论。
隆基与中环在业务布局上有些差异,隆基沿着光伏产业链进行布局,包括单晶硅、电池、组件、电站;中环在光伏领域专注于单晶硅,有少量组件产能和电站,同时积极布局半导体硅片产业。
两家公司最可比的部分是光伏单晶硅,所以,我们先仅就单晶硅进行对比:
// 1、单晶双龙头的经营对比//
从2019年半年报数据看,隆基的单晶硅产量29.4亿片,其中外卖21.48亿片;中环的单晶硅产量大约24亿片。
对应到收入上,隆基的单晶硅贡献收入82亿(含内部销售),中环70亿;平均单价都在2.8元/片左右。
硅片的收入的差异在17%,但体现在盈利端,却出现了巨大差异:
这就有意思了,从逻辑上来讲,两家公司都是行业龙头,在你追我赶的过程中,技术的差异应该不会太大,但最终体现在盈利能力上为何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隆基的营业利润(扣除投资收益)是中环的3.35倍。
这种差异,也使得隆基股份成为光伏领域的大白马,股价一骑绝尘:
从股价叠加看,2013年-2014年上半年两家公司同步性较高,2014年下半年开始隆基开始节节走高,最终在2016年市直超越中环,交汇点在200亿附近。
对于两家公司的差异,从技术的角度看,在上一轮金刚线对砂浆的替代中,隆基的产业化步伐更快,所以最终体现在毛利率的超越上。2018年两家公司毛利率逼平,可以解释为全行业金刚线渗透率普遍提升的结果,隆基的相对优势不再。
但,2019年的差距又怎么解释?
各个公司的技术路径都有些差异,但大的差异在金刚线革新后并没有发现,扒拉两家公司的技术差异,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也非我所长。
所以,我从财务数据的角度先做个简单对比,看看差距为啥那么大?
// 2、财务数据的综合对比//
为避免不同年份数据的波动差异,我把2013年以来的数据进行了累计加总,为什么是2013年?因为2013年是两家公司毛利率、股价拉开差距的基准年。
熟悉财务报表的同志可能已经看出,上面的数据来自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两家公司利润差异巨大,但经营性现金流却差异不大,5年半累计值,隆基是61.57亿,中环是57.70亿。
如果不考虑2019年,2013-2018年五年累计,隆基现金流是37.4亿,中环是49.2亿。中环的经营现金流反而好于隆基。为什么不考虑2019年,因为隆基2019年营运资本占用是-4.3亿,中环是10.6亿,隆基有点反常,尚未发现原因。
我们对利润与现金流的差异做个具体拆分
1、折旧摊销
两家公司在折旧摊销与减值的合计数上差异不大,隆基减值多些,中环折旧摊销负担重些。
折旧摊销负担重,要么是折旧政策有差异,要么是固定资产投资有差异。算了一下,综合折旧摊销率,中环是3.9%,隆基是4.2%,隆基没有沾光。
可以假设中环的固定资产投资要比隆基重。隆基分部报告披露的单晶硅片总资产221.6亿;中环没有分部报告,用旗下最大的两家光伏单晶硅子公司数据相加总资产233.72亿。中环的单GW投资额是高于隆基的,这个可以从具体项目的投资数据中得到验证。
2、财务负担
中环的财务负担是隆基的1.8倍,从有息负债上也可以得到验证。截止2018年末,中环有息负债大约180亿,隆基是90亿,2倍的差距。
3、营运资本的占用
隆基营运资本占用大于中环,从业务体量和业务类别上可以得到解释,中环是隆基的72%,差异不算大。
4、投资收益
隆基5年半累计获得投资收益15.7亿,中环只有2.33亿,看了一下,隆基的投资收益主要是出售电站资产的获益,具有当期特性。
5、其他
这个其他是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里的其他,我一直没高明白,简单说,隆基股份有36亿的东西,增加了利润,却没带来现金流,没看到相关解释。哪位高手帮忙看看。
总结一下,隆基与中环现金流差异不大,但利润差异较大:①是中环的财务负担较重;②是中环的资产投资较重;③是中环的投资收益较少;④是隆基有一大块解释不清楚的其他。
如果我们用国际通用的EBITDA指标看一下,两家公司的差距:
平均来说,中环的EBITDA是隆基的64%左右,差距从3.35倍缩小到了1.55倍。
当前隆基的市值达到了1055亿,中环只有345亿,3倍的差距。
这怎么解释?用净利润还是EBITDA?
// 4、资本运作的对比//
不论是光伏还是半导体,都是重资产行业,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巨量融资。
隆基在2019年完成了38.75亿的配股融资,中环的融资尚在过程中。所以我们对比一下2013-2018年的累计融资情况。
两家公司都有巨量融资,股权融资中环多,中环的债务融资占比更高,这也是中环财务负担重的一个原因。
后来研究了一下隆基的股权融资时点,发现隆基是资本运作的高手,每把融资都踩在了股价阶段性的高点附近,大股东还在2015年成功逃顶,套现约15亿。
如果用控股权稀释比例算,扣除减持、增持等因素影响,从2013年开始计算,隆基股权稀释比例为82%,中环为67%,资本运作的能力差异可见一斑。
//后记//
两家公司的对比也不仅仅是单晶硅,还有产业布局的差异,这个需要时间再分析一下。
当然,最近行业内爆出了光伏单晶硅大硅片的尺寸之争,到底是隆基的166更胜一筹,还是中环的210独领风骚?需要开专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