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同质结vs异质结?钙钛矿/硅叠层电池中底电池的选取

当下,单结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已突破26.6%,已逼近其理论效率极限;进一步提升效率难度较大。因此,人们将目光投向基于晶硅的叠层太阳电池,即用宽带隙的顶电池与较窄带隙的晶硅电池组成叠层电池,以有效提高太阳电池的效率。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太阳电池可谓电池界的新星,短短十年内,其光电转换效率已从最初的3.8%提高到了25.2%。对于钙钛矿太阳电池,可通过调节有机阳离子以及卤素元素的比例等来实现1.5-1.8eV之间的带隙可调。此外,钙钛矿具有高吸收系数和陡峭吸收边,这些特性更使其适用于晶硅叠层电池的顶电池。因此,若将该类太阳电池与晶硅电池制备成叠层太阳电池,其成本增加甚微,但其光电转换效率却有望显著提高。

如图1所示,钙钛矿/硅叠层太阳电池分为机械叠层(四端)和整体级联叠层太阳电池(两端)。四端是两个独立的子电池,而两端是先制备窄带隙的底电池,在底电池上直接制备宽带隙的顶电池。相较于机械叠层太阳电池而言,整体级联叠层太阳电池存在许多优点:如只需要一个衬底、两端电极,因而材料消耗小、便于组建光伏发电电站。但整体级联叠层电池的设计,需要考虑顶和底电池的工艺兼容性以及顶和底电池间的电流匹配,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1.钙钛矿/硅两端叠层电池中同质结(PERX、TOPCon)和异质结硅底电池的结构特点。

2.钙钛矿/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图5.钙钛矿/硅同质结叠层电池的结构演变。(a)介孔钙钛矿/铝背场叠层电池,(b)介孔钙钛矿/PERL叠层电池,(c)介孔钙钛矿/PERT叠层电池,(d)平面钙钛矿/PERT叠层电池。

图6.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电池的结构演变。(a) n-i-p平面钙钛矿/前发射极平面硅异质结叠层电池,(b) p-i-n钙钛矿/单面制绒后发射极硅异质结叠层电池,(c) n-i-p钙钛矿/单面制绒前发射极硅异质结叠层电池,(d) p-i-n钙钛矿/双面制绒后发射极硅异质结叠层电池。

3.钙钛矿/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性能参数预测

总结

短短4年内,钙钛矿/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从最初的13.7%提升到28%,发展迅速。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减少光学和电学损失,提高钙钛矿的稳定性,是钙钛矿/硅两端叠层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提升钙钛矿/硅两端叠层电池性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钙钛矿/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突破30%指日可待。

最新相关

戈壁滩上,给绿电建起"临时宿舍"

甘肃玉门,祁连山下,戈壁滩上,深蓝色的光伏面板铺展绵延。两人多高的面板旁,一个红色身影穿梭其间、不时停驻。他是田玉鑫,中国石油玉门油田新能源电站运维工程师,正手拿热成像仪,给几块重点面...

HJT/叠层一周最新动态4.20-5.2

1、异质结新篇 76"领"世先 | 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圆满落幕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4月18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