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多晶硅"三巨头"成本优势明显

从2013年6月份开始,光伏产品的最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开始回暖。半年多来,国内多晶硅的价格上涨了近三成。但是,很多企业却没能坚持到春天来临。

八成企业复产无望

即便价格已经涨了三成,近40家企业中的绝大部分还是在盈亏线上下徘徊,其中的绝大部分企业实际上已经出局了。

2013年是中国光伏产业否极泰来的一年,在经历了2011年和2012年的持续亏损之后,终于在2013年迎来逆袭,主要光伏企业实现扭亏,经营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一方面因为光伏电站的“抢装潮”带动了对多晶硅的强劲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商务部对原产自美国、韩国、欧盟多晶硅的“双反”裁定,国内多晶硅价格从去年年中的12万元/吨开始缓慢攀升至年底的13.5万元/吨。2014年伊始,涨幅日趋明显,目前已达到16万元/吨的高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已投产多晶硅企业为43家,仅剩6家企业开工生产,86%企业已经停产,整个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30%。截至目前,国内共有15家多晶硅企业正在生产。

近日,天威保变公告称,截至2013年11月30日,天威硅业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108675.73万元,净资产为-69630.25万元,已经资不抵债,丧失了持续经营能力。对此,中投顾问能源研究员任浩宁表示,天威保变很早就确定了将天威硅业剥离的方案,天威硅业在技术方面与多晶硅龙头企业差距较大,有些主要指标甚至达不到行业平均值。相关调研显示,天威硅业能耗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与多晶硅龙头企业相比高出30%~40%;而另一重要指标单位成本则比排行前五的同类企业高出20%。至于天威硅业破产后,谁来接盘、未来能否兼并重组等问题,任浩宁表示,还需等破产清算后,再看有没有改造的价值。

“三巨头”成本优势明显

2013年全球多晶硅产量约25万吨,同比略有增长;中国产量约8万吨,同比增长12.7%,连续3年位居全球首位,但也仅能满足中国市场近50%的需求。“2014年随着下游光伏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多晶硅的市场需求也会增大,而全球新增产能投产和复工产能利用率的逐步提升将填补相应空缺。”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世江告诉记者,“预计2014年全球多晶硅产量为26万吨,同比略有增长;我国多晶硅产量为10万吨,产品价格在20美元/公斤以下,企业仍将承受低价压力。”

目前看来,占国内多晶硅产量六成的保利协鑫旗下企业江苏中能2013年产量已达5万吨,2014年预计将达到6万吨。作为国内乃至全世界多晶硅企业的领头羊,目前其生产成本约为17美元/公斤。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曾公开表示,将以全新的硅烷流化床多晶硅生产技术对现有的改良西门子法进行升级改造,将生产成本降至9美元/公斤以下。

相比大全新能源、特变电工保利协鑫这“三巨头”巨大的成本优势,其他在产的12家国内企业现金成本大都在18美元/公斤以上,甚至远高于这个水平。民生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黄彤就曾表示,国内多晶硅企业估计只有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大全新能源最后能活下来。

“也不能这么悲观。从市场需求来看,去除‘三巨头’的供应量和进口部分,也还有一些市场空间留给其他在产的国内企业。”业内人士表示,“成本再高的企业也有自己的活法,而以‘三巨头’为核心的国内市场格局目前已经初步成形。”

最新相关
锦西石化企地签约点燃"绿色引擎"

锦西石化企地签约点燃"绿色引擎"

5月6日,锦西石化公司与葫芦岛市政府签署绿色转型原料保障合作意向书,预计每年将通过市政府购买110万吨生物质原料和3万吨废旧塑料原料。标志着公司绿色转型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区域经济可持...

索绒光伏项目桩基浇筑突破十万大关

索绒光伏项目桩基浇筑突破十万大关

5月5日,由水电十局公司承建的索绒光伏项目光伏场区Ⅲ标段项目桩基累计浇筑量突破10万根,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为后续支架与组件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位于甘孜州理塘县境内,场...

海明牧场光伏发电项目主变就位

海明牧场光伏发电项目主变就位

5月4日,海明牧场光伏发电项目迎来又一重要节点--升压站主变安装就位完成,标志着升压站电气设备安装进入攻坚阶段。项目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宝藏镇龙马村,站址总用地面积约109...

推进氢冷链,湖北氢动与中交冷链签约

推进氢冷链,湖北氢动与中交冷链签约

4月29日,国氢科技武汉绿动、氢动科技湖北氢动到访中交冷链(武汉)智慧产业园,同中交四航(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党建联建共建、开展冷链物流业务交流会。湖北氢动与中交冷链同步签订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