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即将到来,每一栋楼房将转变成住房和微型发电厂。”美国作家杰里米*里夫金笔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陆续在珠海这座海滨城市上演。12日,珠海市住规建局将召开“珠海市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大会”,一场“屋顶上的绿色革命”将由此开启。
截至今年10月底,珠海已建成大大小小的光伏发电项目20余个,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按照最新方案,珠海将坚持“规划先行、属地为主、市场主导、规范管理、示范带动、有序发展”的原则,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就近消纳、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落实到全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中,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必须的屋面资源,从源头上保证光伏发电在建筑中的应用,将其打造成城市新名片。
如此大力度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珠海在新能源利用和发展上再创示范,为珠海2016年初步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以及未来建成国际宜居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基础:已建成20余个光伏发电项目
在珠海市高新区兴业新能源产业园屋顶,一片片浅蓝色的太阳能发电板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放眼望去,该公司5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屋顶皆已建起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
该产业园市场经营部经理郭冰介绍,这个10兆瓦光伏项目每年发电517万度,能满足厂区三成的用电需求,每年产生经济效益超过500万元。
伴随着太阳的升起,这些屋顶上的数千个多晶硅组件就会自动开始工作,将接收到的阳光转化为电能,然后像水流一样沿着电路汇集到管理中枢,再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集中输出,供给工厂使用。“该项目综合成本(安装成本+人工成本+系统成本)为5千万元,按照目前的发电量,预计7年后可以回收成本,而平时的维护成本几乎为零。”郭冰说。
这是珠海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介绍,目前珠海在光伏发电领域已实现良好起步,相关产业链条已有兴业太阳能、许继电器、长园共创等知名企业,其中兴业太阳能具有省级的技术研发中心,工程项目遍布五大洲,在光伏发电、建筑节能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截至今年10月底,珠海已建成大大小小的光伏发电项目20余个,包含珠海兴业产业园5兆瓦金太阳工程、珠海格力电器屋顶10.08兆瓦金太阳示范工程等。此外,在东澳岛和大万山岛,珠海也已经成功建成了两个风、光、柴、蓄智能微电网项目,使岛上电力供应实现了自给自足,解决了困扰海岛居民的供电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已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以兴业项目为例,该项目一年可节约标准煤1800吨,减排二氧化碳4985吨;而威士茂项目平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503吨,减排二氧化碳9107吨,给企业预期带来总收益可达1554万元。
前景:利用现有屋顶可满足全市年供电量5%
围绕“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目标,珠海正从中国宜居城市全力迈向国际宜居城市,光伏屋顶等新能源应用的绿色环保价值随之凸显。
“珠海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很好的优势。”珠海市住规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珠海地处亚热带,光照资源丰富,拥有4651.6兆焦/平方米的太阳年辐射总量,1292.1小时的年日照时数,每年每平方米地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140-190公斤标准煤热量。同时,珠海雨水较为充沛,有利于保持组件的清洁,非常适合进行太阳能资源的利用。
空间也十分巨大。数据显示,珠海总建筑面积已超过1亿平方米,全市范围内可利用的屋顶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如果按屋顶面积可利用率50%计算,既有屋顶有将近500万平方米,预计可安装光伏发电功率达300兆瓦,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3亿度,这个数据相当于目前珠海市全年总供电的5%左右。“如果能成功推广,可以极大地缓解夏季供电高峰时期用电压力,改善珠海的能源结构。”珠海市住规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国家对能源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增添动力。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已把优化能源结构列为能源发展的战略任务,先后推出了“金太阳计划”、“度电补贴政策”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了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中国国家能源局10月30日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其中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400万千瓦时,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时。
举措:加大补贴考核力度打造城市新名片
机遇难得。珠海已于12月4日印发了《珠海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在规划引领、政策扶持、机制保障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全力加快在全市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将其打造成城市新名片。
在规划层面,对于新建建筑,编制和发布新建建筑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并在建设过程中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对于具备建设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既有建筑,引导项目业主与光伏发电优势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主动参与建设运营。
市政府各有关单位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在对列入全市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后,在享受国家度电补贴的基础上,由市政府给予统一标准的市级度电补贴。鼓励各区政府(管委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本地光伏发电应用的支持力度。
另外,珠海拟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纳入节能考核指标以及奖罚制度,对当年完成光伏并网容量指标任务前三位工业园区管委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珠海市住规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了建筑和能源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由于在新能源利用以及生态环保方面的优势,有望成为珠海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助推珠海成为生态安全和谐、功能与国际接轨、空间集约高效、设施绿色低碳、生活和谐幸福、管理高效便捷的国际宜居城市。
根据计划,到2015年底,全市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00兆瓦,2017年力争建成300兆瓦。若按照每户每年1200度的用电量来计算,100兆瓦可以满足8.3万户家庭的需求;而300兆瓦可以覆盖25万户家庭所需。
另外,到2017年,具备条件的新建工业厂房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率超过70%,老旧厂房等可利用屋面通过改造光伏发电应用率超过30%。
名词解释
光伏发电指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辐射直接变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它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电能。“光伏”也就是“光生伏打效应”的简称。光伏发电是当今太阳能发电的主流,现在人们通常说的太阳能发电主要是指光伏发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指在用户所在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此系统具有因地制宜、高效清洁、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特点,几乎所有的建筑或多或少都可以安装光伏发电系统。
链接
《方案》六大原则
规划先行:强化新建建筑的光伏发电应用,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落实到全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中,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必须的屋面资源,从源头上保证光伏发电在建筑中的应用。
属地为主:属地政府要积极调动各区(功能区)企业参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既有厂房屋面,积极引进光伏发电优势企业改造和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市场主导:实行引入与培育并举的方式,重点推进光伏产业集聚,培养骨干企业,促进光伏产业链协作;鼓励个人利用自有住宅以及在住宅区域内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规范管理:组织实施国家下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年度指导规模,建立与电网接入,并网调试、备案验收、上网计量、电费结算和政府补贴发放相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站式制度和服务体系。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
示范带动:培育和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项目建设;政府建筑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政府办公建筑、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建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
有序发展:加强新建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标准的编制,推进光伏发电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