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进豪赌新能源后,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保定天威)酿下恶果,终于走上破产重整之路。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威保变)在9月18日发布公告称,该集团及旗下三家子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拟申请破产重整。
作为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最重要的输变电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今年4月,这家总部位于河北保定的新能源领域老兵已是危机四伏。当月,天威保变公告宣布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利息无力支付,成为公募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的一起里程碑事件,天威亦从昔日的新能源先进,变身为首个国企债券违约事件的典型。保定天威曾在2011年发行过两笔债券,发行额10亿元和15亿元,期限均为5年。
天威保变在最新的公告中解释了其今日衰运。自2011年起,受全球经济放缓、新能源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集团及新能源子企业陷入巨亏。
目前,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日趋严重,保定天威(本部)、保定天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和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资金已枯竭,已严重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保定天威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停产已超过两年,资金同样枯竭,对到期债务已无偿还能力。
保定天威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保定变压器厂,2008年正式成为兵装集团成员企业。从2010年起年营收超过百亿元,主营输变电设备、光伏及风电设备生产。
2008年以来,保定天威在新能源领域激进扩张,在“风光”产业端押下重注。相关统计显示,2008年-2012年间,保定天威共推动了21个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投资额超过150亿元。
不幸的是,2011年全球光伏产业陷入了疲软周期,前期非理性大手笔的投资隐患开始显现。保定天威原本寄予厚望的多晶硅项目,有些生不逢时,彼时多晶硅价格出现断涯式跳水,成为吞噬其利润的黑洞。
原先作为保定天威强企之本的输变电业务,其盈利亦无法填补新能源业务的窟窿。自2011年开始,保定天威业绩大滑坡,出现持续亏损。截至2013年年底,天威总资产58.7亿元,总负债75.88亿元;一年后总负债高达近210亿元。连续两年资不抵债。
不过,外界市场因素只是造成保定天威困境的原因之一,审计署2012年审计报告显示,其投资决策草率和管理不规范,也是导致其业绩下滑的一大推手。
审计署发布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2008年-2012年,保定天威21个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有20个未经董事会审议等法定程序,涉及投资额152.75亿元;天威集团新能源等投资存在决策不规范、效益不佳、严重亏损;未经发改委批准擅自上调投资计划,实施的境外新能源投资项目,因设计缺陷等原因被迫停工、破产清算;保定天威下属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有限公司向关联方拆借资金,累计借款5.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