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节目中心推出《开年迎新访名企》系列报道,对话中国石化马永生、南方电网孟振平、中国三峡集团雷鸣山、中国建筑郑学选、中国节能宋鑫、中国中车孙永才、中交集团王彤宙、中国黄金卢进、徐工王民等国有企业负责人,从企业看行业,从行业看经济,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吹响号角。
国有企业如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如何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小新为您摘编整理《开年迎新访名企》,今天推出第三辑《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国企打造绿水青山升级版》。
PART 1
积极拓展清洁能源
中国石化:全球最大光伏制绿氢项目启动三万多座加油站未来变身加能站
氢能已经成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中国石化也投资建设了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绿氢示范项目,这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产绿氢达到2万吨。
绿氢或者可再生能源制氢,是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马永生认为,这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或者是一个最佳的路径,至少在5—10年还会有一个很大的跃升或者是飞跃。“我有一个想法,可能未来第一氢能公司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绿氢的比例有多少。”马永生说。
中石化在全国范围内有三万多座加油站,未来这些加油站是否会转型成为加能站,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马永生指出,这三万多座加油站未来可能不只是个加能站,也不只是个综合加能站,可能除了加油、加气、充电、换电、加氢这些能量补充,还有一些综合服务,比如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日常用品的采购、餐饮等,另外还有一部分就是与司机相关,包括爱心驿站。
南方电网: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将逐步加大清洁能源消纳规模
连续多年,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装机、电量占比都超过50%,超过全球和全国平均水平;清洁能源利用率高达99.8%,其中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达99.7%,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
未来,清洁能源消纳的规模还将逐步加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孟振平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将推动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装机到2030年达到2.5亿千瓦,比现在增加近4倍。2022年,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投产梅州、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并加快建设一批抽水蓄能电站,还将建设25项地市、县区、园区及镇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同时,探索建立度电碳含量在内的能源低碳发展指标体系,促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中国三峡集团: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
1月3日,白鹤滩水电站第7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到今年七月,装机规模全球第二的白鹤滩水电站将全面建成投产,再加上去年全面投产的乌东德水电站,三峡集团“十四五”时期新增水电装机目标有望提前完成;沿长江而下,三峡集团建设、运营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大型梯级电站,有五座跻身世界前十二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长江流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三峡集团完成了党中央赋予我们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的历史使命,由三峡水电站开始到白鹤滩水电站结束。我们实现了水电装备制造、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重要原材料的全国产化,由‘跟跑’‘并跑’到最后‘领跑’的跨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说。
这几年,随着《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等政策落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基调。三峡集团在长江流域11个省份投资建设污水处理管网9000公里,运行污水处理厂(站)222座,把污水收集率从20%提高到50%,有效改善长江水质,并实现了污水处理资源化、产业化,生态环保也成为三峡集团在清洁能源以外一项重要的业务。
截至目前,三峡集团累计落地投资超过2000亿元用于长江大保护,预计今年还将投入400亿—500亿元,将清洁能源和污水治理相结合,在沿江城市进一步推广,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将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价值。
中国节能:从解决一个问题到提供“一揽子”服务
随着双碳目标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目标,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想趁热打铁,把蛋糕做大。他首先关注到了高耗能行业。除了炙手可热的“双碳”概念,宋鑫还发现,生态修复项目在行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湖北咸宁曾经给他们出了这样一道考题,要同时解决植被破坏、水污染,矿山破坏,固废处置甚至城市私搭乱建等问题。
宋鑫表示,我们先是冲着污染治理去,后来逐渐地拓展到把污染治理变成一个手段,提升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目前,湖北咸宁的项目已进入到了收尾阶段,经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当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这也是中国节能在长江经济带布局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从点状治污,到生态提升。宋鑫更加意识到,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只靠企业,而是要搭建平台。
“压力大,机遇也大。”宋鑫说,“比方说中国节能是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围绕着沿江的11个省份布局了一批企业,还单独设立了1个中节能生态公司,为长江大保护做更加聚焦的工作。截至目前,中国节能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累计实施各类节能环保及绿色发展项目近500项,涉及金额超过1300亿元。”
作为节能环保国家队,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搭建了平台,而国家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区域战略则为中国节能和行业的发展搭建了更大的平台。过去一年,宋鑫带领团队开展了广泛的市场拓展,新签合同额增长45%。
PART 2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中国中车:发力新兴业务风电电机行业第一
大家认为中车是做轨道交通装备的,实际上,中车是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商。“我们在风电这一块,有完整的技术链和产业链。像风电的电机、变流器、叶片,还有齿轮箱等,实际上跟轨道交通技术是相通的。风电的电机,中车集团在行业排第一位的,风电的叶片,中车集体在行业也是在第一方队。中车集团在风电这块,一定能够为中国的能源作出贡献。”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说。
中交集团:绿色低碳合同三年超1800亿项目建设环保先行
三年来,中交集团绿色低碳产业的合同额超过18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七成。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是未来项目推进的一个重点。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表示,以往隧道施工需要在地上建搅拌站,浆液再通过车辆一层一层运输到隧道内,不仅跑冒滴漏现象时常发生,而且运输成本、占用城市空间等方面问题很多。但现在我们破解了这个难题,开创性地将搅拌站集成在盾构机上,实现了“用浆不见浆”,减少了碳排放100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