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涉农需把握好进度 避免误进雷区

前几日去河北走访项目,在当地朋友的建议下,顺道去看了一个光伏农业项目。

这是一个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与光伏结合的设施农业项目,计划装机50兆瓦,占地2000多亩,目前只建了一半。附近的老乡说,这个尚未并网运行的项目,已停工多日了。

笔者一行到达项目所在地时已近傍晚。灰暗的天空下,几十座高约四五米的钢结构建筑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颇为气派。人字坡形的钢构屋顶上,只铺设了一部分电池板,其间还零星的掉了几块,似乎是因安装不牢被风吹了下来。支撑钢结构的混凝土地基,则一如房屋的墙根一样,将原本平整宽阔的整块土地圈建成了居室一样整齐的多个小地块儿,裸露的土地上杂草萋萋,看样子已有日子无人打理。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规模化光伏电站的用地矛盾越来越突出,更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光伏应用场景的创新,与农业设施的结合,正是其中最热门的方向之一。

作为一种创新,光伏与农合业结的尝试,应该鼓励。通过光伏的介入,如果能够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为农民增加新的收入来源,另外还能解决光伏电站需要大量占用土地的难题,无疑是一种皆大欢喜的局面。

不过,两者之间是否能够结合、又如何结合,可能还需要更加严谨的研究,也需要一些时间去实践验证。至少,现阶段还不宜规模化发展,更谈不上搞什么行业标准。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的历史远远悠久于光伏行业,也远比光伏行业成熟得多。即便如此,不少深耕农业多年的专业企业至今也还需要国家扶持才能生存,可见农业产业化难度之一斑。光伏企业仅仅“兼职”玩玩儿,就以为能产业化发展,显然有些高估自身的能力。

毫无疑问的是,任何与农业结合的技术或行业,均应以农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原则,均应以农业效益的提升为主。退一万步来讲,即使不能带给农业和农民增收,最起码的是不要浪费乃至撂荒那些土地。

这是基本国情决定了的底线,开不得半点玩笑。

马克思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因此,与土地相关的领域,常常也布满了“雷区”。对于避不开要与土地打交道的光伏电站投资者来说,需要充分重视其中隐藏的风险。否则,吃亏就是早晚的事。

诚然,目前确实有不少实际撂荒的荒山荒地位于“红线”之中,这是当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应付上届中央政府“十八万亿亩红线”的后遗症。这些土地几无耕种价值,完全可以用来建设光伏电站而利国利民,却因“红线”阻隔而白白浪费。

管理层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近期,国家六部委联合发文完善产业用地监管政策,就明确表示要采取差别化用地政策支持包括光伏、风力发电等新业态的发展,光伏电站用地矛盾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但是,在这类土地改变性质之前,红线依然存在,仍然大意不得。

更需要引起各方警惕的是,一些企业正在用变通的手段开发基本农田建设光伏电站,这可是红线中的红线,一旦把控不好其中“试验”的边界,或就挺身进了雷区。

最新相关

抢装潮后需求趋弱 多晶硅继续走低

五一节后,多晶硅延续节前弱势,价格进一步下探。430抢装潮逐渐退坡,组件市场加速降温,光伏产业各环节开始降价,下游买涨不买跌,余料相对充裕,对多晶硅的采购订单交付期延后,弱需求压制价格走势...

2025年3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3.6%

5月6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5年3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