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0.8%
5月16日电 16日,国新办举行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现在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扩大内需、助企纾困、保供稳价、保障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显效,5月份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5月16日,中国国务...
5月16日电 16日,国新办举行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现在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扩大内需、助企纾困、保供稳价、保障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显效,5月份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5月16日,中国国务...
5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大力推动能源革命。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8500万千瓦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第二批项目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加快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事实证明动态清零总方针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无论是从确诊死亡的数字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数据看,中国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正是坚持了有力有效的防控措施,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增...
时至今日,能源和人类的发展休戚与共,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人们通常会觉得"双碳"的减碳是跟煤炭有直接关系的,但真的是这样吗?未来中国的能源煤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新能源如何才能担当大任?3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播出了《从能源看懂中国经济》,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
3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三位副主任围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其中囊括多个能源领域热点话题,摘录如下: 记者提问: 去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我国局部地区也出现了缺煤限电的情况,虽然我们在很短时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7日表示,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发展将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空间大,虽然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仍然具备好的基础和条件。连维良表示,近期俄乌冲突升级,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冲击...
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将践信守诺、坚定推进。实现碳...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消息,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达到30015万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中国风电机组产量已占全球2/3以上市场份额。彭博社称,中国的风机制造商凭着惊人的安装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现在,这些风电巨头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墨西哥《金融报》报道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6日晚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特别对话会,发表致辞并同企业家代表互动交流。对话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主持,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400位企业家参加。李克强在致辞时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起伏反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较弱,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今天这个会我本来不想来,第一是我给刘宏主席推荐过别人,但他反复说要我来,我就来参加了;第二不想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对我"人人喊打",现在全国人民都在"人人喊打""双碳"的问题。但话说回来,如果我们没有产碳,这个楼就盖不起来,屋里就得黑洞洞的。既然这样,今天我就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碳中和"...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双碳"目标,中国经济必然要走向绿色经济,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能够为中国的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电力支撑。回顾上半年,风电行业在经济运行中有哪些特点?展望未来,如何保持宏观政策持续性?作为深耕风电领域20余年的大型风电企业负责人,...
7月27日,刘鹤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来看关键表述: 1、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坚决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2、"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3...
内容提要: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最终构建近零碳排放能源体系。本文从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对满足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中国能源转型进行情景分析,探讨中国能源转型框架路线图。研究结果表明: 在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50亿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80%的低能耗-高比重情境下,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可...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全方位的低碳转型革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加速普及,低碳服务、低碳技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型背后拉动各行各业变革的动力引擎,正是"30띠"双碳目标: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2020年9月,中国宣布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新能源大有可为。(图片来自visualcapitalist.com)改变能源结构,远离化石燃料,同时引入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一项不小的任务。在2060年达成碳中和的目标,相当于在未来40年内改变整个中国经济。国际能源署(IEA)将这一改变,与当初使中国经...
今天这个会我本来不想来,第一是我给刘宏主席推荐过别人,但他反复说要我来,我就来参加了;第二不想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对我"人人喊打",现在全国人民都在"人人喊打""双碳"的问题。但话说回来,如果我们没有产碳,这个楼就盖不起来,屋里就得黑洞洞的。既然这样,今天我就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碳中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电力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列宁同志曾在1920年给共产主义下过一个直观和形象的定义,"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一论断承自马克思在1856年的论述,"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生产...
近日,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指出,化石能源占比过高是全球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全球的低碳化转型将为可再生能源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可再生能源更多依靠技术,这抹平了各国在自然资源上的差距,未来能源利用将不再是...
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拉开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的大幕。近日,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指出,"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防止地方发展高耗能...
非常重要!跟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一起,看 "博鳌·精华"!不同以往,今年的博鳌论坛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了热门话题,大家也高度关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领域各条块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不负众望,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我们能看到、也能找到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脉络!根据我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