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新华社专题报道:年轻独角兽——华晟新能源!

为进一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新华社国内分社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了15-20个直面困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企业展开深度调研与报道,推出"高质量发展企业样本调查"专题。华晟新能源作为异质结技术研发与规模化量产的领军者,其生产规模与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是此次新华社于安徽省...

山东省委政研室典型宣传处、中央电视台山东总站、新华社等到访液流储能公司开展集中采访活动

近日,省委政研室(改革办)典型宣传处领导一行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总站、新华社山东分社、山东广播电视台、大众日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记者一行到访液流储能公司,围绕“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专题开展集中采访活动,液流储能公司公司技术副总孙杨...

晶澳科技再获新华社关注:生产智能化升级

近日,新华社走进晶澳科技智能制造工厂,并对生产智能化升级进行了深入报道。作为新能源发电系统解决方案平台企业,晶澳科技积极拥抱数智化转型升级,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制造,将智能化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实现了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运营管理和质量控制,不断推进制造能...

新华社、《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聚焦通威太阳能

近日,作为四川新型工业代表之一,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获得新华社、《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新闻网、川经瞭望等多家权威媒体关注,并围绕四川新型工业化发展态势主题,就公司产品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5G应用及探索等方面进行联合专访,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总经理助理庞三凤接受专访。通威太...

最高阅读量超152万!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全国主流媒体关注高纪凡代表建言献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2000家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媒体对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参加全国两会建言献策展开了集中报道,最高阅读量超过152万。3月5日,新华社刊文《以高质量发展实际行动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

新华社镜头下的腾格里沙漠光伏项目

新华社: 2022年9月,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开工。这是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春节期间,寒潮来袭,1500多名工人仍坚守在腾格里沙漠施工现场……龙源电力宁夏公司新能源基地中卫 300 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位于宁夏...

再获央媒点赞!新华社走进晶澳科技供货全部组件的泰国最大浮体光伏项目

近日,新华社发布《中泰合作水上光伏项目助力泰国迈向低碳社会》专题报道,对泰国EGAT诗琳通大坝58.5MW综合浮体光伏项目进行了深入报道。该项目由晶澳供货全部组件、中国能建山西院和泰国B.GRIMM公司联合总承包,是目前泰国最大的浮体光伏项目,并与诗琳通大坝水电站共同组成当前世界最大的水电与浮体光...

隆基绿能再获新华社关注:11次刷新世界纪录引领科技创新

"这个项目的电池转换效率、单片加工成本达到业界领先水平,满产后全年产值可达300亿元,解决8000人就业。每年产出的电池放到咱们项目上去发电,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一半。"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咸新区基地负责人曹允波介绍道。■ 《陕西: 写好黄土地上新时代新答卷》视频节选。©新华...

新华社时评: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锚定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方案》指出,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

新华社:荒山电站晒出“双碳”新答卷!

在"双碳目标"成为社会广泛共识的大背景下,阳光新能源在全国打造的生态友好型电站持续受到主流媒体关注。11月9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以《晒出"双碳"新答卷》为题,对阳光新能源贵州晴隆紫马80MW光伏电站给当地带来的生态效益进行了报道。贵州晴隆紫马80MW项目采用阳光新能源PowMart智慧能源解决方...

有排面!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纷纷聚焦“阳光产业”

"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共识。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阳光新能源"渔光互补"生态融合电站,展现"光伏+"电站带动地方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的良好风貌。位于安徽肥东梁园的100MW渔光互补项目早已和美丽乡村相融共生。《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丰收"渔光曲"》中...

用镜子发电,新疆点亮绿色发展新“灯塔”丨新华社走进哈密50MW熔盐塔式电站

记者走进全疆第一座光热发电站--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解码"大国重器"背后的"绿色原理"。茫茫戈壁,炎炎烈日,百米高塔巍然耸立,万余面定日镜"逐日"而动。相较其他发电方式,光热发电不仅污染物零排放,还能通过储存热能,实现24小时持续发电。向阳而生、因光而兴,这位"太阳的搬运工"将光明送进千...

光伏点亮扶贫之路,新华社点赞天合光能工厂

2月28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新华通讯社出品,向全球推出了一部重磅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其中,用9个生动的案例解码中国减贫经验,实现让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其中光伏扶贫工程就以天合光能海外工厂,这一已经引起国外高层智库关注研究的光伏项目为例,...

新华社怒赞光伏发电:光伏产业园带动近120万个就业岗位!

这只"海马"是我们熟悉的黄河不远处规则排列的黑色方块是明显的人类活动痕迹这是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面积609平方公里接近一个新加坡大小这里曾是快速沙化的荒滩牧业难以为继当光伏板竖起之后羊,回来了生态也得以修复板上的电板下的羊塔上的劳作都为人们提供一份收入中国在中西部地区建设更多光伏产...

赛拉弗总裁李纲接受新华社专访:东南亚和欧洲光伏市场快速增长

德国展期间,赛拉弗总裁李纲先生接受了新华社专访,以下是采访稿件原文。[摘要: “现在海外光伏市场非常好,东南亚和整个欧洲市场是今年全球光伏市场增长的两大亮点。欧盟去年取消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措施后,订单增长很快。”正在此间参加德国慕尼黑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的江苏赛...

新华社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可再生能源正迈向平价上网时代

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正步入大规模开发应用的新阶段,我们正加快步伐迈向可再生能源的平价上网时代。当前,中国距离光伏平价上网仅差最后一公里,需要社会、行业、企业凝聚共识,坚定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信心,在能...

隆基股份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未来之星

9月7日,隆基股份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未来之星”仪式在京举行。作为光伏行业首家入围企业,隆基股份凭借领先的技术、稳健的财务和推动光伏清洁能源平价上网的追求成功入选。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战略总经理尚耀华与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总经理室总经理张永平等出席仪...

爱康光电助力兄弟公司光伏扶贫项目 成功入选新华社“十大优秀清洁能源示范项目”

光伏扶贫,我们在路上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光伏扶贫再一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加大光伏扶贫支持力度”、“建议推动光伏扶贫有效落实”的呼声不断。2015年,光伏扶贫成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在6省30县进行试点,总规模为150万千瓦。2016年,首批光伏扶贫...

爱康光伏扶贫成绩斐然 荣获新华社颁布优秀清洁能源示范项目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3月27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等单位主办的2018中国国际清洁能源科技推广周活动开幕式暨主论坛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本次活动旨在向全社会推广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加...

新华社资深记者创业他的光伏+互联网怎么玩?

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措施刚在前不久到期,欧盟提前就宣布启动复审调查摆明了“铁了心”要狙击中国光伏产品。不过,中国光伏企业已没了三年前惊慌失措,爆发的国内市场给了他们信心,还吸引了不少“外来者”。当前媒体人创业并不罕见,与多数仍与信息传播沾亲带故不同,在新华社整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