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山东某2MW山地电站为例,就光伏功率优化器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在安装丰郅光伏功率优化器后,优化区域发电量提升92%,平均每个组串每天多发电7.07度。
该电站组件间间距不足形成遮挡,周围树木和电线杆也对部分组件形成遮挡,因为是山地电站,不同组串采光也有差异。电站里存在组串内串联失配与组串间并联失配的情况,较为严重的遮挡拉低了电站整体发电量。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置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现场电站环境为山地集中式电站,容量2MW。组件安装在地面支架上,系统投运时间为2015年1月15日,发现发电量偏低时间为上午和下午。
该电站采用海润光伏255W多晶组件,开路电压为36.75V,短路电流为9.09A。逆变器采用阳光电源SG1000集中式逆变器,该逆变器配有4个MPPT,每个逆变器接入8个组串。
二、建模分析
优化器安装日期为2017年12月26日,安装在16区1号汇流箱中2、3、4组串,每串安装优化器数量22pcs,共安装66pcs,16区1号汇流箱1号组串为对比组串。现场阴影遮挡较为复杂,主要分为电线杆遮挡、树木遮挡和组件前后间距过小三个部分。其中组件前后排遮挡在冬季时因为太阳高度角变低时会出现,夏天不会出现。电线杆遮挡和树木遮挡全年都会出现。(图1)
根据系统中组件和逆变器的型号参数,项目地点及受到阴影遮挡的具体情况,在PVsyst中对整个系统建立模型。(见图2、图3)
根据建模分析结果,2#组串与4#组串各22块光伏板系统,在晴天下,光的辐射量的线性损失为8.5%,组件电性能损失为20.5%;3#组串22块光伏板系统,在晴天下,光的辐射量的线性损失为14.9%,组件电性能损失为21.3%。3#组串遮挡情况最严重。
三、数据分析
1、发电量数据的选取与定义
从客户监控系统采集16区1号汇流箱中2、3、4组串优化器安装前后各5个晴天的电压、电流、功率、发电量数据。
1)数据定义:
A段数据:实验组串未安装优化器期间采集5天的有效(晴天)数据。
B段数据:实验组串安装优化器期间采集的5天的有效(晴天)数据。
C1段数据:未安装优化器的对比组串,与A段同期采集5天的有效(晴天)数据。
C2段数据:未安装优化器的对比组串,与B段同期采集5天的有效(晴天)数据。
2)数据选择:
优化器的安装日期为2017年12月26日
枣庄历史天气预报 | ||
日期 | 天气状况 | 气温 |
2017年12月1日 | 晴/晴 | 9℃ / -2℃ |
2017年12月2日 | 晴/多云 | 12℃ / 0℃ |
2017年12月3日 | 多云/多云 | 13℃ / -1℃ |
2017年12月4日 | 晴/晴 | 8℃ / -4℃ |
2017年12月5日 | 晴/晴 | 7℃ / -3℃ |
2017年12月6日 | 晴/多云 | 10℃ / -3℃ |
2017年12月7日 | 晴/晴 | 9℃ / -4℃ |
2017年12月8日 | 晴/多云 | 7℃ / -2℃ |
2017年12月9日 | 多云/多云 | 10℃ / 0℃ |
2017年12月10日 | 晴/晴 | 9℃ / -4℃ |
2017年12月11日 | 多云/多云 | 8℃ / -3℃ |
2017年12月12日 | 多云/多云 | 5℃ / -3℃ |
2017年12月13日 | 晴/多云 | 7℃ / -1℃ |
2017年12月14日 | 小雪/阴 | 4℃ / 0℃ |
2017年12月15日 | 小雨/多云 | 5℃ / -3℃ |
2017年12月16日 | 晴/晴 | 4℃ / -6℃ |
2017年12月17日 | 晴/多云 | 5℃ / -5℃ |
2017年12月18日 | 晴/晴 | 7℃ / -4℃ |
2017年12月19日 | 晴/晴 | 6℃ / -5℃ |
2017年12月20日 | 晴/晴 | 10℃ / -5℃ |
2017年12月21日 | 晴/晴 | 11℃ / -3℃ |
2017年12月22日 | 多云/多云 | 11℃ / -2℃ |
2017年12月23日 | 多云/晴 | 10℃ / 0℃ |
2017年12月24日 | 多云/晴 | 9℃ / -5℃ |
2017年12月25日 | 晴/多云 | 8℃ / -4℃ |
2017年12月26日 | 晴/多云 | 11℃ / -2℃ |
2017年12月27日 | 晴/多云 | 11℃ / 2℃ |
2017年12月28日 | 晴/多云 | 12℃ / 2℃ |
2017年12月29日 | 多云/阴 | 11℃ / 3℃ |
2017年12月30日 | 阴/多云 | 8℃ / -5℃ |
2017年12月31日 | 晴/晴 | 9℃ / -4℃ |
2018年1月1日 | 晴/多云 | 11℃ / 0℃ |
2018年1月2日 | 阴/雨夹雪 | 8℃ / -1℃ |
2018年1月3日 | 多云/小雪-中雪 | 4℃ / -2℃ |
2018年1月4日 | 中雪-大雪/小雪 | -2℃ / -6℃ |
2018年1月5日 | 晴/多云 | 1℃ / -6℃ |
2018年1月6日 | 多云/小雪-中雪 | 4℃ / -4℃ |
2018年1月7日 | 阴/多云 | 2℃ / -5℃ |
2018年1月8日 | 多云/晴 | 2℃ / -8℃ |
2018年1月9日 | 晴/晴 | 2℃ / -6℃ |
2018年1月10日 | 晴/晴 | 3℃ / -7℃ |
备注:上述天气数据来源为http://www.tianqihoubao.com/lishi/zaozhuang
A段数据选取(5天):12月18日,12月19日,12月20日,12月21日,12月25日
B段数据选取(5天):12月27日,12月31日,1月1日,1月9日,1月10日
C1段数据选取(5天):12月18日,12月19日,12月20日,12月21日,12月25日
C2段数据选取(5天):12月27日,12月31日,1月1日,1月9日,1月10日
2、分析过程及结果:
1)相同组串优化前后的横向对比(A段,B段数据平均值对比):(见图4)
2#组串主要为组件前后遮挡,遮挡时段为上午7:00-11:00和下午14:00-17:00。优化器安装前A-2浅蓝色曲线拐点在11:00和14:00左右,优化器安装后B-2红色曲线在遮挡时段有明显的提升,曲线变得平滑。
(见图5)
3#组串主要为树木遮挡,遮挡时间段为全天。故其优化器安装前A-3浅蓝色曲线整体数值偏低,峰值明显低于2#组串。
(见图6)
4#组串遮挡情况和2#组串类似,主要为组件前后遮挡,遮挡时段为上午7:00-11:00和下午14:00-17:00。
2)对照组串优化前后的横向对比(C1、C2段数据平均值对比),消除辐照度变化的影响:
(见图7)
综合考虑对比组C段数据,在系统其余变量未改变的情况下,C1与C2数据只有天气辐照度影响因素。由图可知C2平均功率高于C1平均功率,则表明B段天气辐照强度高于A段。为了消除天气辐照度变化的影响,加入对比组C段数据以剔除天气辐照变化因素,更加精确的得出加装优化器后发电量的提升比列。
3)数据融合对比(A,B,C1,C2段),通过对照组,消除辐照影响,判断优化前后发电量比例变化:
(见图8)
其中灰色为对比组串在优化前后5个晴天发电量,蓝色为优化组串安装优化器前5个晴天发电量,红色为优化组串安装优化器后5个晴天发电量。(公式见配图)
4)结论:按上述样本统计,组串在天气状况为晴的条件下,安装优化器之后发电量提升92%,即每个组串每天多发电7.07度。(见图9)
四,总结
1、发电量的提升
如上述发电量对比图所示12月26日为优化器运行的第一天,同时计入对比组串的发电量数据(灰色),进行分析以排除辐照量,温度等干扰量的影响,安装优化器后提升发电量比例为92%,平均每个组串每天多发7.07度电。
2、电站收益优化改造效果总结
改善了电站阴影遮挡、组件隐裂等引起整体发电量降低情况;
解决了每块组件发电量不一致的问题,避免因个别组件问题拖累其他组件寿命及电站25年收益;
有效防止热斑效应及反向电流对组件造成损害,减少电站安全隐患,为电站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丰郅光伏功率优化器,采用世界领先的Buck-Boost技术方案,有效解决光伏电站中因阴影遮挡、朝向不一、组件隐裂、组件清洁度不一致等各种原因导致的串联、并联失配问题,从而解决了因串联的组件中“木桶短板”拉低电站整体发电量的情况,有效保障电站收益。
除提升发电量外,丰郅光伏功率优化器还可以采集每块组件的电压、温度等数据,有效监测组件健康度,精准定位电站故障点,实现精细化监控与精准运维。
针对老旧光伏电站收益优化,丰郅目前可提供前期调研设计、现场安装测试、组件监控分析、优化效果评估的全流程服务,让电量提升省心、放心、有保障。收益优化适用场景:PR值、发电量较低的集中式电站;受阴影、朝向等影响发电量少于预期的分布式屋顶电站。
咨询客服电话:400-102-8186,客服微信:fonrich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