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2025)沙漠生态光伏电站建设论坛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
大会中,中信博中国区副总经理卫效受邀发表《沙戈荒大基地光伏支架选型分析展望》主题演讲,系统解读了沙戈荒大基地项目特征、建设难点及中信博“跟踪+”“柔性+”系统解决方案在光伏治沙中的核心赋能作用。
主题演讲
沙戈荒场景下,光伏电站对光伏支架稳定性、场景适应性要求提高,中信博跟踪系统解决方案所搭载的多点平行驱动技术、独特的主轴设计具备极高风稳定性,保护风速最高可达22m/s,5大智能保护模式可最大化保障项目运行安全。
面对沙戈荒场景的脆弱生态,中信博跟踪系统的“随坡就势”解决方案可凭借超强抗弯抗扭性能突破传统直线限制,兼容最大南北20%、东西15%坡度范围,减少土方施工量超30%,避免土壤流失及植被破坏,助力生态可持续。
中信博“随坡就势”解决方案
在136号文即将推动新能源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化交易的今天,较固定支架跟踪系统最高可实现全年发电量收益增加约28.51%,进一步提升沙戈荒光伏电站项目全生命周期收益率。
演讲现场
沙戈荒地形起伏、生态脆弱且优质用地日渐稀缺,在不断优化跟踪系统设计的同时,中信博不断探索全维复杂场景解决方案,企业柔性支架系列解决方案凭借自主研发的柔性支架技术“以柔克刚”的理念,实现“大跨距、高净空、少立柱”的突破,最大跨度可达200m,高度适配沙戈荒、矿坑、山地、渔光、农光等众多复杂场景。
柔性支架解决方案适用场景
在柔性支架解决方案下,大跨距提升土地利用率,将原先受环境制“不可利用”的土地变废为宝;高净空增加板下空间,在沙戈荒场景下为板下植被生长、动物穿行提供了充足空间;更少的立柱不仅降低了电站投资成本,更降低了土壤施工的生态破坏。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6.81%,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2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中信博跟踪系统已应用于西北地区多个大基地项目,为广袤沙漠种下粼粼绿海。
中信博
沙戈荒项目
光伏绿动生态,治沙未来可期。中信博光伏支架解决方案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关注光伏治沙及全球生态治理,将持续为复杂场景光伏电站建设缔造光伏支架解决方案“最优选”,助力生态绿色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