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分布式新能源应用可破解光伏产业困局

过去10年,中国光伏产业的狂飙突进,造成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光伏的产业困局,很大程度上是国内众多企业盲目投资,过度扩充产能带来的必然结果。

这里有个比较陈旧的数据,但依然可以强劲地说明问题。2010年,中国的光伏总产能已高达27GW,而全球当年的新增总装机容量却只有17GW左右,中国企业生产了其中的8GW。中国本土的装机容量仅为380MW,仅占全球的5%。也就是说,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95%需出口海外市场。国内的光伏企业完全依靠国外市场,国内市场几乎没有启动。这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产业,靠欧美的天,靠海外市场的天,一旦人家阴云蔽日,产业危机险象丛生。

而我们知道,国外光伏行业的发展,绝大部分要依靠政府的补贴,一旦所在国家的补贴开始下调,市场缩减,大量国内的光伏企业根本找不到出口。产业出现整体困局,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危机的伏笔。

出了问题怎么办?中国人的老套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首先是政府想办法,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金太阳工程、提高太阳能光电建筑物补贴等等,来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那么,民间也不能袖手旁观,特别是我们这些民族企业,也可以想想法子,对这个陷入困局的“光伏大哥”伸出援助之手。

科力远这几年捣腾出了一个好宝贝:分布式新能源系统。这是一套为城市楼宇储能量身定制的“微电网”系统,不仅填补了我国新能源储能系统领域的技术空白,还荣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奖。

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独立运行。可使楼宇每年节电30%—40%以上,极大缓解城市日益突出的用电紧缺局面,保障城市用电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智慧城市的梦想。

《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公布,“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增装机将鼓励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主,这就给分布式新能源带来了事业发展的春天。

今年6月,我参加了在宁波举行的分布式新能源应用与推广高峰论坛,论坛传递出了一个强烈的声音,那就是:推广分布式新能源,将有效解决光伏危机问题,带领中国光伏产业突破目前的困局。

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在欧美国家已相当普遍和成熟。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光伏建筑应用占比已达80%以上。在美国,2010年光伏建筑应用有67%应用在非公用建筑上(居民与商业建筑)。中国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首先应着力在大城市中推广应用,重点鼓励与用户相结合,让能源智慧流动。这样既能实现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又能避免因长距离输送增加的成本。应该说,自发自用模式是新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的基本手段和发展趋势,如果在全国大力推广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等“微电网”项目,可免除大型电站发电并网难的问题,更可救光伏产业于水火之中。

据测算,到2020年,若现有及新增建筑中有10%的屋顶面积及15%的立面面积能应用于光伏建筑,光伏建筑应用潜在市场规模约有1000GW,相当于新增368个葛洲坝或45个三峡的装机量。一方面,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美好。另一方面,国家支持分布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尚不明朗。这个产业投资大,光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广泛推广应用,必须要有国家的有力扶持与推动。整个产业都在翘首期盼国家政策尽快出台,我也不例外,或许更迫切。

最新相关

大型能源国企董事长辞职!

1月4日,陕西能源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赵军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赵军先生因已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赵军先生将不在公...

如何解决不上网光伏项目余电问题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步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对于这一模式中的余电问...

晶科能源竞争优势在哪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6年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约20%,截止到2024年底,累计出货超过300GW,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在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简称BNEF)最新发布的《2024年光伏组件...

为什么高电价下TOPCon能发更多电?

在新电价市场机制下,光伏电站盈利逻辑将发生如何变化?对于组件产品的特性又提出什么新要求?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提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