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深度解读能源互联网与多能互补

能源互联网其实就是把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应用到能源的开采、配送各个环节中;把能源利用从原来的集中式变成分散式,将电力、油气、交通、信息等网络集合起来,成为能源共享的网络。

我国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第五项就叫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要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也就是把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应用到电力生产和能源生产中,实现能源的智能生产和协同发电,后续还会建立能源的监测、管理、调入信息等沟通网络。互联网+智慧能源要求发展分布式能源网络、主要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实现多种能源的协调与互补。互联网+智慧能源也在探索新的能源消费模式和新业态如电动汽车、用户端智能化以及碳交易等。

能源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核心技术,就是把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到能源的生产、传输、储存、消费当中,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的清洁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产业升级,形成新经济的增长点。为实现以上目的,能源主管部门近来连续发了两个文件,国能科技【2016】200号文和国能综规划【2016】480号文。重点在于要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催生能源金融、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培育新的市场主体。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正在做两类项目的示范,第一种是争取在西北、东北、华北和大规模集中式的能源外送基地中,实现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运行。这样就不再只是送煤电或送风电。第二种是在能源消费地区实施终端一体化的供热系统,实现消费与需求紧密结合,其核心是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重,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就是要把电网、气网跟热力管网结合在一起,把生产与用能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可避免大电网的输送,也有将其称为系统微能源网。就是将多种能源输入、多种产品输出、多重能量转换单元融于一体的复杂能量系统。

为推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或者叫微能源网这一项目,政策上频出利好。第一,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多能互补很重要的品种就是燃气。第二,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了《关于请报送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的通知》,这意味着在开发园区做微能源网已成现实可能。第三,初步统计,我国有200个国家级工业园区,1300多个省级的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几乎都具备做微能源网的条件。

能源互联网强调能源系统的创新,它代表着能源系统发展的下一步。新能源发电投资3000亿以上,用户侧等方面投资也达2000亿以上,能源互联网在下游可大有作为。

在电力交易板块,电就是配电网,在增量配电网放开以后,将会延伸出很多变化,甚至某些地方政府会做相关的项目。

分布式发电方面,在配网和微网里,如果将来结合得很好,甚至会产生更多新的应用模式——节能服务、EPC、服务外包、融资租赁模式都可能产生。

在智能设施领域,主要是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在气表、电表、水表等多表合一的问题,会诞生非常前沿的应用,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跟大数据等都会发生强关联。

电动汽车和分布式储能也将大有可为。电动汽车是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而储能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要想就地取材利用能源,储能在其中起到平衡机的作用。

随着气改和电改的推进,包括还原商品属性之后,能源互联网新的商业模式将会展开。目前主要是指能源交易与互联网金融,能源交易与资产管理,能源交易与碳金融等。

最新相关
中国光伏的"摩根时刻": 巨头时代降临

中国光伏的"摩根时刻": 巨头时代降临

如今的中国光伏产业像极了19世纪末的美国钢铁产业,如果这一步走对了,未来将是一片坦途。美国钢铁产业的"摩根时刻"1640年,美国第一家炼铁厂"萨吉斯铁工厂"在马萨诸塞州建立,成为了美洲殖民地工...

全球光伏或迎来理性发展期

全球光伏或迎来理性发展期

全球光伏产业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理性发展阶段。日前,国际能源署将2025年至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预测下调5%。这一调整意味着,未来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总量约为3.68太瓦,虽仍占同...

破解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瓶颈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要素,也是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

远景储能田庆军: 电站盈利拐点已至

远景储能田庆军: 电站盈利拐点已至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储能行业的发展走向始终备受关注。近日,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结合自身通信与能源行业的多年积累,从行业现状、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