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全球光伏或迎来理性发展期

全球光伏产业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理性发展阶段。

日前,国际能源署将2025年至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预测下调5%。这一调整意味着,未来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总量约为3.68太瓦,虽仍占同期可再生能源新增规模的近80%,但增速低于此前预期。分析认为,全球光伏产业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理性发展阶段。

造成预期下调的原因既包括美国光伏政策调整、部分地区电网接入能力不足等现实制约,也反映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在技术、政策与市场层面的不平衡。业内专家指出,这一变化并非产业退潮,而是光伏进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阶段的标志。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首席执行官沃尔布加*赫梅兹博格指出,太阳能产业已全面步入发展快车道,但若要充分释放潜力,各国应加快构建灵活、智能、全面电气化的能源体系,确保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与太阳能发展实际相协调,以释放太阳能的巨大潜力。

市场潜力有待释放

国际能源署此次下调预测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光伏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与关键政策调整叠加影响。数据显示,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比此前预测减少约248吉瓦,其中光伏减少173吉瓦,占比近七成。仅美国一国,未来5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预计将减少超140吉瓦,主要受住宅光伏系统税收减免政策修改影响。相关政策调整削弱了居民安装积极性,使得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显著放缓。

与此同时,电网容量不足、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仍较突出。国际能源署指出,一些市场中光伏项目建设周期长、并网受限,已影响新增装机落地速度。英国第三方机构GlobalData分析认为,这一趋势将在2026年至2028年间集中显现,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从2025年的600吉瓦高点逐步放缓,至2029年才有望重新回升至700吉瓦左右。

与美国市场形成对比的是,欧洲地区的光伏发展相对稳健。国际能源署预计,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等国通过可再生能源项目公开招标机制,将有效带动欧盟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在《2025—2029全球太阳能市场展望》中指出,虽然欧盟内部政策执行节奏不一,但产业链成本下降、储能技术进步及居民用电价格上升,仍将推动欧洲光伏需求维持较高水平。

沃尔布加*赫梅兹博格认为,光伏发展正进入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尽管各地推进速度存在差异,但普遍共识在于必须构建更具弹性、全面电气化的能源体系,其中储能等关键技术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只有在政策、技术与电力系统规划形成协同后,光伏发电的真正潜力才能被释放。

全球需求韧性犹存

尽管国际能源署下调了光伏增长预测,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全球光伏市场的基本面依然稳健,需求增长动力依旧强劲。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底,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占全球发电量的43%,光伏发电将超越水电,成为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这意味着,未来5年,太阳能仍将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主力。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2025年至2027年期间,全球电力需求预计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可再生能源将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95%,其中太阳能光伏贡献将达到一半。这一趋势表明,光伏仍是全球能源体系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也是应对气候变化与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力量。

第三方行业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486吉瓦,组件需求约584吉瓦,同比增长26%。虽然较前两年超过60%的年增幅明显放缓,但仍保持健康增长势头。分析认为,这一“降速提质”的变化,是光伏产业从高速扩张转向稳健增长的必经阶段。InfoLink Consulting认为,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将在655吉瓦至763吉瓦之间,组件需求有望提升至758吉瓦至895吉瓦,仍将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与此同时,中东、北非、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正成为全球光伏增长的新支点。国际能源署认为,这些地区受制于化石能源价格波动及电力短缺问题,转向光伏发电已成为现实需求。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国,正加速推进国家级光伏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提升。GlobalData也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4.8太瓦,并在2035年增至7.6太瓦。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欧美市场增速放缓,但在新兴经济体的带动下,光伏产业的全球版图将进一步扩展,产业链的区域分布也将更趋多元化。未来光伏增长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新增装机规模,更取决于电网接入能力、储能配置水平及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

期待多元深度融合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强调,要持续激活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必须同步推进电网升级、储能扩建及灵活调度机制完善。当前,光伏装机增长与电网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国家出现“装机多、并网难”的现象,导致光伏发电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为此,国际能源署呼吁各国加大电网投资,完善灵活发电形式,推动储能技术在能源体系中的更广泛应用。沃尔布加*赫梅兹博格指出,光伏发展不仅需要持续的成本下降,更需要系统性支持。全球政策制定者应确保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与太阳能发展实际相协调。储能、电网、智能调度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决定光伏能否真正成为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光伏产业的挑战,本质上是从“装得多”向“用得好”的转型。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单纯依靠补贴和政策拉动的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产业竞争正回归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和运营效率的比拼。InfoLink Consulting认为,未来5年,光伏组件市场将进入成熟期,增速虽不如以往迅猛,但整体需求将维持稳定增长。

在政策层面,国际能源署指出,美国政策波动频繁,欧盟成员国执行节奏不一,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光伏发展信心。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更为统一、透明、长期的政策预期,成为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经历多年的高速扩张后,光伏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市场结构和技术路径正在重新平衡。未来,随着储能成本下降、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及政策框架优化,光伏将走出单一发电领域,与储能、电网、氢能等多种清洁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构建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能源体系,继续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最新相关

破解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瓶颈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要素,也是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

远景储能田庆军: 电站盈利拐点已至

远景储能田庆军: 电站盈利拐点已至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储能行业的发展走向始终备受关注。近日,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结合自身通信与能源行业的多年积累,从行业现状、商业...

对话天合光能张映斌: 强者不独行!

大暑的前一天,7月21日,600W+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成立一周年活动在北京举办。作为活动的"压轴"环节,天合光能发布了《670W至尊组件机械可靠性白皮书》,涵盖"一标五严"六项测试结果,即一项标准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