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周观点:预期领先景气度上行,低谷期龙头仍是关键
1)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我们跟踪的行业景气度看,从月度、周度数据角度,目前同比、环比并没有明显改善;但预期已经较好的修复,尤其是对在全球有竞争力的龙头的预期。目前阶段仍是向上周期前的低谷期,长期看,我们认为未来三个月是行业三年向上周期的较好布局期,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步向上;具体的投资方向,中长期的核心是特斯拉、宁德时代产业链;关注边际改善较大、技术创新环节和预期差较大的中材科技。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能源趋势投资”ID:xinnengyuanqushi)
2)光伏行业:隆基硅片又降价,产业链价格压力进一步释放,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隆基股份等龙头受益;阳光电源等公司也将受益于国内开工加速。
3)“新基建”服务:重点关注特高压、5G等“新基建”对相关电气设备需求的拉动,良信电器等公司受益。
2019/2020Q1板块业绩分化,光伏/动力电池表现较好
2019年电气设备行业较2018年经营状况企稳回升,业绩大幅改善。2019年行业营业收入合计同比+13.3%;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61.6%。2020Q1营业收入合计同比-8.9%。2020Q1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0.4%。2020Q1板块营业状况未出现明显下滑。从细分板块来看,2019年,光伏、动力电池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增速居前,2020Q1光伏板块超预期,营收同比+37.3%,归母净利润+40.2%,受疫情压力较小。动力电池板块2020Q1受新能源汽车下滑影响较为严重,但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3月份疫情预期已基本修复。低谷期龙头业绩相对突出;随着补贴新政的落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呈较好增长趋势。
利好因素共振,国产特斯拉产销有望大增
特斯拉2020Q1实现收入59.85亿美元,同比+32%,净利润0.6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6.68亿美元。2020Q1产量10.27万辆,同比+33%,交付量为8.84万辆,同比+40%。其中中国上海工厂2020Q1产能逐步爬坡,Model 3在中国市场交付量达1.74万辆,占比22.80%。随着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价格由32.38万元调至29.18万元,销量空间将进一步打开。此外,上海工厂产能逐步爬坡,将产线检修计划提前至劳动节假期利于公司后期产能持续放量。国产特斯拉销量有较大增长预期,宁德时代、三花智控等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政策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光伏需求不及预期;风机装机增长低于预期。
正文内容
2019年报及2020Q1一季报回顾:板块业绩分化,龙头效应显现
电气设备板块较2018年经营状况企稳回升,业绩大幅改善。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9910亿元,同比增长13.3%;归母净利润合计396亿元,同比增长61.6%。2018年归母净利润处于2014年以来的低点,2019年行业逐渐复苏,归母净利润开始回升,但仍未达恢复至2017年的水平。2020Q1营业收入合计1688亿元,同比下降8.9%。2020Q1归母净利润合计86亿元,同比下降0.4%。受疫情冲击,2020Q1营业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基本持平,板块整体营业状况未出现明显下滑,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细分板块来看,2019年光伏、动力电池业绩居前:
(1)2019年,收入增速居前五的细分板块为:光伏、光伏设备、风电、动力电池、工控自动化;
(2)2019年,归母利润增速居前五的细分板块为:光伏、隔膜、动力电池、光伏设备、特高压。
(3)2020年一季度,收入增速居前五的细分板块为:光伏、光伏设备、工控自动化、风电、特高压;
(4)2020年一季度,归母利润增速居前五的细分板块为:风电、光伏、工控自动化、动力电池、光伏设备、特高压。
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保持增长态势。2019年受补贴政策退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出现首次下滑,同比-3.5%,其中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产量同比分别为+1.8%/ -19.6%/ -37.0%。中游动力电池行业消化部分压力,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仍保持增长态势,同比+8.8%。
疫情冲击导致2020Q1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下滑超50.0%。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新能源汽车产量与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分别-57.4%/ -53.8%。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3月份疫情预期已基本修复,新能源汽车产量环比+331.0%,动力电池装机量环比+360.0%。随着2020年补贴新政的逐步落地,未来三年政策环境偏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迎来向上发展的趋势。
2019年动力电池、隔膜、负极板块业绩增速可观。2019年业绩分板块来看,营收方面,除正极小幅下滑外,其他板块营收增速皆为正,其中动力电池、隔膜、负极营收同比增速居前。归母净利润方面,电解液、正极同比跌幅较大,隔膜与动力电池保持正增长,同比+28.4%/ 28.1%;行业中壁垒高环节的盈利在低谷期得到比较好的保障。经营性净现金流方面,正极、锂电设备、负极、动力电池、隔膜环节都有较大改善,同比分别+298.2%/ +245.9%/ +119.6%/ + 90.6%/ 88.7%。
2020Q1受疫情影响,各板块业绩同比均下跌。营收方面,同比跌幅较小的板块为隔膜、锂电设备、动力电池,同比分别为-3.7%/ -4.0%/ -7.7%。归母净利润方面,正极、负极同比跌幅较大,同比-106.2%/ -89.5%。经营性净现金流方面,隔膜、负极、正极环节有较大改善,同比分别+151.9%/ +118.2%/ +51.5%,动力电池、锂电设备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139.9%/ -407.9%。
2019年营收恢复高速增长,2020Q1随疫情下行,净利润与营收趋势高度一致。我们追踪了隆基股份等13个光伏上市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共1966.8亿元,同比增长了46.9%,远超2018年9.5%,是近三年来增速的最高值。2019年国内光伏补贴政策推出时间较晚,使得国内光伏装机量同比下滑32.3%,而海外光伏受益组件价格下滑,装机量大幅增长47.5%。2020年一季度主要受国内疫情影响,特别是2月份受疫情防控需要国内相关企业开工率较低。2020年Q1光伏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7.3%,归母利润同比增长40.2%。我们预计2020年国内装机有望恢复性增长,行业装机规模在35.8-48.9GW,行业有望自二季度起装机节奏加速。行业各个环节龙头公司资金、技术及盈利优势进一步凸显,产能持续扩张,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019风电市场增速明显,板块整体呈上升趋势。受风电补贴退坡,可再生能源消纳优化、能源结构调整、度电成本快速下降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风电板块市场增长明显。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提升,2020年一季度风电板块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我们统计风电板块的7个重点标的,营业收入2018/ 2019分别为475.6/ 673.8亿元,同比16.7%/ 41.7%。归母净利润2018/ 2019分别为46.2/ 47亿元,同比3.9%/ 1.7%。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6.6亿元,同比增速17%。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速174%,其中金风科技因风场转让与参股公司减持的投资收益,贡献2020年一季度主要业绩。
2019企业营收增速明显,企业净利润呈快速增长。分企业来看,风电主要上市企业2019营收增速均达双位数增长,天顺风能表现较好,同比增长61.2%。归母净利润上,仅金风科技、运达股份出现负增长,分别为-31.3%/ -11.6%,;泰胜风能出现快速增长,增幅达1358.8%。
2019年特高压建设提速明显,整体平稳增长。2020年初以来,国家电网已陆续出台《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举措》、《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等文件,其中对特高压项目规划超出市场预期。根据国家电网最新规划,目前国内共有8条待核准、7条在建的特高压项目、以及2条柔性直流输电项目,上述17条线路总投资金额预计在1600亿元左右。我们统计特高压板块的6个重点标的,营业收入2018/ 2019分别为1046.5/ 1113.6亿元,同比5.1%/ 6.0%。归母净利润2018/ 2019分别为75.6/ 79.9亿元,同比-3.4%/ 5.7%。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9.9亿元,同比增速-3.2%,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速-1.9%。
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发展,工控自动化行业营收增长。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国内市场布局初步形成,拉动板块呈上升态势。我们统计工控自动化板块营业收入2019/ 2020Q1分别为135.6/ 28.1亿元,同比+30.8%/ +18.2%。归母净利润2019/ 2020Q1分别为17.5/ 3.2亿元,同比+0.6%/ +23.0%。
多重利空因素致使电机电控行业走势持续下跌。受上游产品涨价等因素影响,企业产品成本日益增加,利润空间被持续压榨。我们统计电机电控板块营业收入2019/ 2020Q1分别为400.5/ 75.1亿元,同比+4.8%/ -16.7%。归母净利润2019/ 2020Q1分别为24.1/ 2.9亿元,同比+427.3%/ -47.3%。
利好因素共振,国产特斯拉销量预期提升
一季报超预期,领跑全球车市。特斯拉2020Q1实现收入59.85亿美元,同比+32%,净利润0.68亿美元,2019Q1为-6.68亿美元。2020Q1产量10.27万辆,同比+33%,交付量为8.84万辆,同比+40%。分车型来看,Model S/ X交付量达1.22万辆,同比+1%,Model 3/ Y交付量达7.63万辆,同比+50%,业绩增量主要来自Model 3/ Y的持续放量,其中中国上海工厂2020Q1产能逐步爬坡,Model 3在中国市场交付量达1.74万辆,占比22.80%。
国产Model 3价格下调,销量空间进一步打开。5月1日,特斯拉下调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价格,补贴前价格由32.38万元调整为29.18万元,根据2020年4月23日出台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30万以内车型可享受补贴新政。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445km,补贴档位为2.25万元,电池系数0.9,电耗系数为1,则2020年补贴额度为20250元,补贴后价格为27.155万元。随着价格进一步下沉,国产Model 3的销量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特斯拉上海工厂自2月10日复工以来产能持续爬坡,并于国内劳动节假期进行产线调试与维护,预计年中产能将提至4000辆/周。检修计划原定于夏季举行,此次提前检修将为后续产能释放蓄积力量。此外,内华达工厂已逐步开工,为后续上海工厂提供关键性零部件。上海工厂正逐步成为生产重心,国产供应商宁德时代、三花智控等将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