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光翔新能源参与编写
一系列技术标准
《光伏柔性支架设计与安装技术导则》
《柔性索结构光伏支承系统技术标准》
《光伏柔性支架白皮书》
***
日前,国内首个柔性支架能标
《索结构光伏支架技术规程》
(NB/T 11813-2025)
经国家能源局正式颁布
光翔新能源等单位参与编写
以标准建设驱动行业创新
这一能标的出台,标志着索结构光伏支架领域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更揭示了一个行业共识:在光伏行业内卷的当下,唯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才是破局之道。该标准通过规范索结构光伏支架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等,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柔性支架行业从“野蛮生长”向“精耕细作”转型。
作为核心参编单位,光翔新能源以技术深耕和标准引领,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之路。在行业普遍陷入"内卷"的困境时,南京光翔用十年实践证明:光伏行业的未来,属于那些坚持创新、专注价值的企业。通过参与制定能标,我们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才是“好产品”。
2024年9月25日至26日,由南京市光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索结构光伏支架技术规程》讨论会于西安顺利召开。
技术实践赋能标准制定
在《索结构光伏支架技术规程》编制过程中,光翔新能源贡献的不仅是文字条款,更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创新成果:
01抗风设计:从“能用”到“可靠”
针对行业普遍忽视的风振问题,光翔新能源基于沿海台风多发区的项目数据,并联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旗下骁龙、天玑、南天门系列柔性支架高精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通过创新抗风设计,极限风速下光伏板位移和变形均被抑制在安全范围内;有效延缓颤振现象发生,显著提高系统抗风极限。
02智能运维:从“人工巡检”到“预测性维护”
光翔柔性支架全生命周期在线监测管理系统V2.0,将AI算法应用于支架安全监测,3D孪生技术,可视化展示等,实现故障响应提速60%,误报率显著降低80%。
硬件方面,采用自研无线数据采集器,无线化部署使全场地布控成为可能,且全面适配兼容国产核心硬件架构服务器,使光伏支架运维工作更省心更安心。这一系统重新定义柔性光伏支架的运维标准,全面护航柔性光伏支架安全。
这些创新实践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经过光翔新能源多应用场景极端环境验证的实战成果,为新标准制定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和内容依据。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索结构光伏支架技术规程》的发布,不仅是一个技术文件的诞生,更预示着光伏行业竞争方式的转变。在充满内卷的行业中,真正的破局之道不在价格表上,而在实验室里、在项目现场、在那些敢于坚持长期主义的创新中。
参与标准制定,对光翔新能源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是激励,有了这把“统一的尺子”,国内柔性支架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光翔新能源也将持续专注细分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在柔性支架领域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