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3千瓦时。”10月29日22时,重庆首个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项目的拥有者李强,读出了他家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4月28日并网、4月29日余电上网,至10月29日,正好半年。
光伏发电“破冰”带动作用明显
1583千瓦时电,卖给国家电网1449千瓦时,由永川供电公司按每千瓦时0.4491元收购。作为重庆首个尝试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居民,李强感到很自豪。
李强以前就是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烧友”,但家里用电量较少,多发的电无法储存只能浪费掉。“并网”对李强来讲,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增加了收入。
家住北碚区施家梁镇施家村的居民田麒麟在自家的楼顶上修建了一个总装机容量为4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今年9月正式并入国家电网。除了自发自用,这座光伏发电站还是田麒麟的“试验田”,他从中看到了商机。
“我的第一个光伏发电站试验成功之后,全国各地的‘发烧友’相继前来参观、取经。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北碚供电公司的鼎力相助,我萌生了一个新想法。”田麒麟说。
如今,田麒麟成立了重庆悍山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他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帮助更多的人修建光伏发电站,同时也从中获得经济效益。
永川、北碚、丰都、南岸、璧山、石柱……在重庆,越来越多的区县实现了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破冰”。
优化并网流程圆居民光伏梦
从自然条件上讲,重庆是太阳能贫乏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并不占优势,然而,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在重庆仍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3年前,李强就开始关注光伏产业,他发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灵活、能自给自足。“但并网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循环模式。”最初,李强对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持怀疑态度。
2012年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承诺按照“支持、欢迎、服务”方针,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促进光伏发电持续健康发展。公司的支持政策,点亮了李强心中的“光伏梦”。
“当时很多人说,重庆秋冬多雨,光伏发展前景肯定不乐观,但我考虑到夏季光照充足,还是想尝试一把。”李强最终拿定主意,于2013年3月11日递交了居民分布式光伏并网申请。
经过标准界定,永川供电公司采用一站式服务,组织专业人员制定接入系统方案、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并网验收和调试,李强的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
“除自用部分少量的电缆线路费用外,没有收取其他费用。”对于永川供电公司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李强称,“确实是一路绿灯。”
田麒麟介绍,他的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后,北碚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每周定期上门抄录上网电量、每月定期对发电站线路进行巡查,检查接线和表计运行情况。
“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让我对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重庆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田麒麟高兴地说。
“组合拳”护航产业可持续发展
“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项目对重庆来讲有着重要意义。”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陈伟介绍,重庆能源禀赋先天不足,电力刚性缺口较大,同时,市内电源以火电装机为主,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不仅能减轻电力紧缺的压力,还能让重庆有限的环境容量得到释放。
“发展分布式电源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李强已经建立起名为“追逐太阳”的光伏讨论群,已有200余名成员,“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在重庆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不大。如何让这一项目可持续发展?国网重庆电力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国网重庆电力制定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管理规范(暂行),细化、简化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具体业务流程,明确了各级供电企业及相关部门职责,受理申请、介入方案编审、并网验收、送电等各业务环节服务规范与考核时限等内容。同时,对营销人员进行了光伏发电并网的专业培训,使其熟悉掌握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原则、并网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和技术要求等内容。
国网重庆电力所属各单位还设立了专门的光伏发电并网服务专柜。客户提交申请时,营业人员将引导客户至光伏发电并网服务专柜办理相关业务,并协助项目业主填写并网申请表,了解相关支持性文件。
“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星火燎原,而我们优质的服务就是‘东风’。”陈伟对重庆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项目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