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73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王玉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

(一)关于“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的建议。

1.提高政治站位。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践行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要举措,是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农业产业的有效途径。不断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对提升我市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水平,推进我市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印发了《亳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五年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年)》(亳农秸组办〔2022〕5号),对我市5年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科学安排、规划和部署,指导全市持续抓好秸秆资源化利用,巩固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成果。

3.加强组织领导。我市先后成立了以书记和市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为副组长、17个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亳州市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副市长为组长、政府副秘书长及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为副组长、17个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亳州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全市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4.开展绩效评价。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每年都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政府岗位目标、乡村振兴、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评价范围。考核结果作为上级安排财政资金项目的重要依据。

(二)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多元化投入的发展机制”的建议。

1.落实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制定印发了《亳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实施细则》(亳农农〔2024〕4号),对符合条件的“秸秆变肉”及其他秸秆综合利用个人或者主体实施奖补。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秸秆产业化利用奖补、秸秆收储运奖补(包括秸秆标准化收储点或中心项目奖补、秸秆收储运输和贮存奖补)。2023年全市争取省级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1575万元;2024年全市争取省级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1408万元(含秸秆变肉饲料化奖补资金)。

2.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23年全市争取中央、省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9亿元,占全省15.2%,通过强化政策落实,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加大政策监管等举措,引导农机户、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和秸秆离田打捆机械,受理补贴各类机具5.8万余台套,其中补贴大型复式高效机械1.5万余台套,受益农户3.6万余户,直接拉动社会经济投入超15亿元,有效推动了我市秸秆打捆离田打捆机等复式智能高效农业机械新装备的发展,为全市稳定粮食安全生产奠定物质装备基础。

3.实施中央财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2017年至今,全市共实施中央财政资金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14个(其中谯城区3个、涡阳县2个、蒙城县4个、利辛县5个),争取中央财政投资总额1.6亿元。通过项目实施,提升了全市秸秆“五化”利用水平。202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5%,其中秸秆产业化率提高到57.4%。

4.大力推进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落地建设。我市2017-2023年已连续7年参加了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在秸秆产业博览会上共计签约落地秸秆企业76家,签约额140.18亿元。其中,2017年签约7家签约额15.3亿元、2018年签约8家签约额30.48亿元、2019年签约8家(其中秸秆5家、畜禽3家)签约额21.56亿元、2020年签约13家24.8亿元、2021年签约7家15.14亿元、2022年签约10家16.15亿元、2023年签约13家16.75亿元。目前,所有企业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绝大部分企业已经正常运行。这些企业入驻后,极大地提升了我市的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三)关于“加快技术研发推广,构建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撑体系”的建议。

1.夯实秸秆综合利用科技支撑。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产学研联合攻关。支持安徽上元集团(蒙城县)建立了全市首个秸秆综合利用博士后工作站;支持亳州市立丰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安徽省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技术体系亳州综合试验站;将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技术列入农民教育培训内容,2023年全市培训高素质农民3061人。

2.创新利用模式,提高利用水平。我市涡阳县秸秆竞拍新模式、蒙城县秸秆“热能托管”模式、谯城区中药材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等三种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被录入《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技术和模式汇编》,可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思路,为市县和企业提供了借鉴,为全省乃至全国秸秆产业化利用提供案例素材。利辛县打造数字信息化赋能模式,率先建设了“徽牛云”大数据平台,创新推出徽牛云管理体系,实现了数字信息化赋能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了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2023年,我市率先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总投资23.43亿元“秸秆变肉”工程暨十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已于2023年7月8日在利辛县启动。2023年,全市肉牛规模养殖场276个、同比增长46.4%,肉牛饲养量18.3万头、同比增长45.5%;饲料化利用量140.9万吨(比去年增加69万吨),饲料化利用率提高到23.8%(比去年提高11.3个百分点)。

(四)关于“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力度”的建议。

1.培育秸秆产业化利用龙头企业。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条,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2023年全市秸秆产业化利用500吨以上的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已经发展395家。其中,按照县区分:谯城区134家、涡阳县73家、蒙城县85家、利辛县103家。按照类型分:饲料化利用270家、能源化利用98家、基料化利用14家、肥料化利用9家、原料化利用4家。按照利用量分:10万吨以上4家(均为秸秆发电厂)、5-10万吨3家(含5万吨)、3-5万吨4家(含3万吨)、1-3万吨45家(含1万吨)、0.5-1万吨73家(含0.5万吨)、0.1-0.5万吨217家(含0.1万吨)、0.05-0.1万吨49家(含0.05万吨)。

2.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亳政〔2017〕52号)要求,各县区均在经开区创建一个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其中,蒙城县、涡阳县经开区被省农业农村厅、环保厅等六部门分别认定为2018度、2019年度“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入住园区的秸秆企业年利用秸秆均在20万吨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本地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

(五)关于“积极引导草腐菌种植,提升‘秸秆变菌’工程”的建议。

持续扩大秸秆基料化利用。以小麦、玉米等秸秆为基料发展食用菌产业,推广袋式、柱块式基质栽培平菇、香菇、金针菇等木腐菌技术,以及床式、地式栽培大球盖菇、双孢菇、草菇等草腐菌技术。2023年,全市食用菌规模生产主体(含大户)达201家,培育食用菌加工企业5家,食用菌产量达3.5万吨,产值达2.5亿元,年利用秸秆6.4万吨,圆满完成省下达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发展食用菌产量3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截至目前,据统计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3.216万吨,同比增长23.7%,产值2.137亿元,同比增长13.3%。

(六)关于“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的建议。

1.科学制定技术方案。印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明确了秸秆肥料化和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技术总体要求、工艺路线、技术要点、技术支撑单位,指导各地秸秆更加科学规范还田。

2.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粉碎腐熟还田、炭化还田、生物菌剂快速腐熟、高温堆肥等还田技术,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生物炭基肥等肥料化利用方式,推动秸秆肥料化利用转型升级。2023年,全市秸秆肥料化利用利用量250.5万吨,肥料化利用率为43.9%。其中,机械化还田247.4万吨,占比98.7%;高温堆肥等其他方式还田5.5万吨,占比2.2;商品化有机肥生产7.6万吨,占比3.0%。

3.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突破口,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支持力度,组织优势力量对秸秆还田薄弱环节开展科技攻关。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秸秆岗位专家作用,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开展秸秆资源台账调查,每年3月份之前以县为单位完成数据采集填报,全面摸清秸秆产生和利用底数。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采纳王玉民代表的建议,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效促进我市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24年,力争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秸秆产业化利用率达到55%以上。

(一)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大力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培育牛羊养殖大户,大力发展草食性畜牧业,提高青贮饲料消耗量。集成推广“牛—菌—肥”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拓宽提高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等综合利用渠道。

(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平台),开展以会招商、上门招商等活动,引进更多的秸秆深加工企业入驻亳州,以提升我市秸秆加工水平。

(三)落实各种补贴政策。针对收储、运输、颗粒初加工等秸秆综合利用各个环节,选择关键点加大补贴力度,吸引更多企业、组织和个人投入秸秆综合利用,撬动整个产业链,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产业化。积极争取秸秆还田耕地深翻项目,力争三年深翻一次,化解秸秆长期还田带来不利影响。

(四)督导各地推进秸秆博览会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加大督导力度,推进签约项目落地建设步伐,促进我市秸秆企业产业化发展。

(五)完善收储体系建设。督导各地推进村级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建设,力争粮食主产区行政村各建设一个标准化收储中心。

办复类别:A类

联系电话:5555307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6月13日

最新相关

HJT/叠层一周最新动态4.20-5.2

1、异质结新篇 76"领"世先 | 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圆满落幕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4月18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