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4月14日,吉林省能源局印发《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
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我省新型储能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底,我省已建成新型储能项目规模23.1万千瓦/64.35万千瓦时。吉林省乾安县100MW/40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已列入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目前已经建成投产。
多元技术路线探索成效初显。已投产新型储能项目技术路线包含磷酸铁锂和全钒液流电池,在前期的项目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数据,为新型储能产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在建项目则呈现技术多元化态势,涵盖锂电池、液流电池、铅炭电池、重力储能等,为储能技术体系增添了新的选择。
新型储能产学研基础扎实。电化学储能装备及电池材料制造产业协同持续加强,涉及半固态/固态锂电池、液流电池、锂电池负极材料、电池铁源材料等12个项目已经投产,产业集群效应初显,进一步推动了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进程。
(二)面临形势
技术创新进步为新型储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商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氢储等创新储能技术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
(三)存在问题
技术经济性有待提升。液流电池寿命长、安全可靠性高,但初始投资较高,可探索建立融资租赁等模式。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建设单体项目容量大的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储能电站,在关键节点更好地发挥系统支撑调节作用;发展小规模的用户侧分布式储能,有效优化电力消费模式,挖掘用户侧调节潜力;探索超长时氢储能、热储能技术,减少长时间连续“弃风、弃光”,实现跨季节的能源存储和调节;推进短时高频飞轮储能技术应用,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实现充放电切换,有效跟踪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化。
主要任务
(四)开展新型储能科技创新专项行动
推进高寒地区实证基地建设。开展有吉林特色的技术路线探索,针对能够适应低温环境运行、满足电力系统调节和安全稳定运行需求的技术路线进行创新示范,重点聚焦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
专栏4吉林特色多种技术路线新型储能创新方向
液流电池:鼓励研发高效率、低成本的液流电池系统和产品,开发适合新型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顶峰、爬坡、转动惯量和黑启动等应用场景的功能。
以下为原文
吉林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
吉能储能〔2025〕48号
各市(州)发改委(能源局)、长白山管委会经发局、梅河口市发改局,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省地方电力有限公司:
现将《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
吉林省能源局202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