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陆续拥抱能源互联网,这次是国内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电源,300274.SZ)。
阳光电源在4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下称阿里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智慧光伏电站、能源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以共同推进相关领域云服务业务的发展。
当天,阳光电源还发布了“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解决方案。该方案计划将数十万台太阳能电站接入阿里云,建立标准化、精细化的运行维护管理平台,实现与互联网的结合。
阳光电源表示,“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使光伏发电将从单一电站管理开始进入集团化电站管理阶段,将光伏设备连接到“云”上,实现智能勘察,再通过大数据分析,安排维护人员和路线,可以实现成本维护最低化。
阳光电源称,预计该方案每年可提升光伏电站收益3%-7%,以1GW规模的电站为例,每年至少可以增加5000万元的收入。
阳光电源是国内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及第二大风电变流器制造商。2014年,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的全球订货量5.89GW,发货量4.23GW,其中国内发货量占近90%,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阿里云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成立于2009年,在杭州、北京和硅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运营机构,致力于打造公共、开放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其目标是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第一平台,用互联网的方式帮助客户便捷地按需获取阿里云的云计算产品与服务。
安信电力设备新能源分析师华鹏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看好此次阳光电源和阿里云的合作,因为是“最懂光伏+最懂用户”的企业合作。
“阿里云将为阳光电源面向智慧光伏电站、能源互联网给与阳光电源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连接能力。”华鹏伟称,“此次合作将加强阳光电源在光伏逆变器行业的市场地位,提升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的竞争力。”
航禹太阳能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欧文凯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能源互联网是万亿级的市场,但专业壁垒高,做消费类产品的互联网巨头无从下手,“最好的进入方式就是产业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他说。
欧文凯分析认为,作为阳光电源等逆变器生产厂家来说,进行数据监测只是附带的服务,但是获得数据后,可以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分析,为光伏电站做好运维服务,提高发电量,与业主分成增加的收益。
阳光电源的未来设想是,基于阿里云和阳光电源的能源互联网平台,分布式用户实现“能源互联网化”——家中屋顶上的小型太阳能电站收集足够电量,实现家庭自用电,并将富裕电量出售给电网。
但是,另一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阳光电源能否实现其设想,还得看和阿里云合作的深入程度,以及具体的执行方式。“现在只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切还有待观望。”该人士说。
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掀起了互联网与产业结合的热潮。
从去年开始,已有多家企业试水能源互联网。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格林威治”风电云平台以及“阿波罗”光伏云平台。赛维LDK创始人彭小峰,带领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股份公司(SPI)推出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平台,并上线互联网理财产品“绿能宝”,用众筹模式来推动光伏电站的建设。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另一家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也正在积极寻找和能源企业的合作机会,或在近期有所动作。
阳光电源在3月29日晚间宣布,因股票异动而停牌,并称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自3月2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累积涨幅21.08%,报收于32.4元每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