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7月18日公布了对美国、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反倾销初裁公告,相关美韩企业将被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外媒则纷纷将目光投向欧盟在此次初裁公告中的“缺席”。英国《金融时报》7月18日报道称,此举导致困扰全球太阳能电池板行业的贸易紧张升级。这一裁决在欧洲引发担心,即中国可能对欧洲多晶硅厂商开征类似关税。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一名高级官员表示,中国开征惩罚性关税是“预料之中的”,不会对韩中贸易产生大的影响。《金融时报》则称,这一裁决引发了中国将对欧盟多晶硅厂商采取类似措施的可能性。中国是欧盟产多晶硅的最大市场之一。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进口了价值8.70亿美元的欧洲多晶硅。
报道还称,中国和欧盟正围绕中国对欧洲的太阳能电池板出口展开贸易谈判,拟在8月6日之前达成协议。本月德国政府曾表示,中国和欧盟已基本上就太阳能电池板出口达成了协议,中方不会对欧洲的多晶硅出口征收关税。不过,最近几天谈判似乎陷入僵局。
此外,包括德国的瓦克化学在内的欧洲多晶硅生产商一直在进行游说,反对征收太阳能电池板关税,它们担心中国或最终对多晶硅征税,影响它们的在华销售。
据报道,进行长达一年的调查后,商务部公告称,将从今年7月24日起对原产美国及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在2.4-57%不等。但与此同时,作为涉及同一产品的另一调查对象———欧盟,在初裁公告中“缺席”。2012年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对欧盟太阳能级多晶硅“双反”调查正式立案,并与同年7月20日已经立案的对美韩多晶硅的“双反”合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