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刘春龙:“绿电方舟”公益项目 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格局
近日,“绿电方舟”公益项目中英文报告正式对外发布,全方位展现了该项目为守护万物共生美好地球开展的成功实践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其作为数字技术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为社会各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提供借鉴与参考。“绿电方舟”公益项目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近日,“绿电方舟”公益项目中英文报告正式对外发布,全方位展现了该项目为守护万物共生美好地球开展的成功实践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其作为数字技术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为社会各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提供借鉴与参考。“绿电方舟”公益项目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近日,“绿电方舟”公益项目中英文报告正式对外发布,全方位展现了该项目为守护万物共生美好地球开展的成功实践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其作为数字技术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为社会各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提供借鉴与参考。“绿电方舟”公益项目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11月11日-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近日,隆基绿能联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光伏促进气候行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隆基绿能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张海濛、IUCN副总干事 Stewart Maginnis、蚂蚁集团可持续发展部总...
2024年11月7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绿发会)和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文新院)共同发起"厂域生物多样性发展行动",同期举办厂域生物多样性主题研讨会。到会领导和专家认为: 绿发会和文新院联合发起"厂域生物多样性发展行动"起航,"这既是一个面对欧盟高额罚款的紧急补丁行动,又是一个...
近日,“绿电方舟”公益项目中英文报告正式对外发布,全方位展现了该项目为守护万物共生美好地球开展的成功实践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其作为数字技术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为社会各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提供借鉴与参考。“绿电方舟”公益项目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5月22日是全球瞩目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光伏技术不仅根本性地降低了化石能源带来的碳足迹,有效缓解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损失,同时还借助"光伏+"融合模式推进生态复苏,彰显出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核心效能。多年来,天合光能不仅积极推进新能源科技创新,促进低碳转型,还不断创新打造"光伏+"模式,推...
5月22日是全球瞩目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构成的双重挑战,二者相互交织,彼此催化。光伏技术不仅根本性地降低了化石能源带来的碳足迹,有效缓解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损失,同时,还借助"光伏+"融合模式推进生态复苏,彰显出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核心效能。...
日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12月5日,在大会蓝区的Solar+ Pavilion"绿色电力助力气候行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边会上,隆基绿能正式发布"国宝零碳生活计划",该计划包括为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捐赠分布式光伏电站、终身认养一只秦岭大熊猫...
4月18日,保尔森基金会和清华大学共同举办2023"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简称"保尔森奖")启动仪式。在媒体圆桌会议上,保尔森基金会自然和环境保护项目总监牛红卫就如何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提问时表示,要减少太阳能和风能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牛...
2022年12月9日上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中国角边会"加快实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商业行动"在加拿大蒙德利尔召开。边会发布了由多家合作机构联合编制的《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导手册》和《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集》,将作为指导中国企业开展生物多样...
12月7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就在会议召开前两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报告和15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作为优秀的BIPV解决方案提供商,英利嘉盛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一直以实际行动做出自己的贡...
"今年不仅候鸟比去年多,留鸟也更多了。"11月2日,上虞区野鸟保护者协会会长邱忠海和志愿者们来到杭州湾上虞世纪新丘一带水域巡逻时,不仅发现数量可观的白脸琵鹭、青脚鹬、泽鹬、绿翅鸭等,还欣喜地看到了4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鹈鹕的身影。"这是生态保护的成果。"邱忠海说,为了给候鸟提供更安全的生存空...
2022年3月29日,滨海新区野生动物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具的一份《关于<致滨海新区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一封信>的回复意见》显示: "北疆电厂在2010年拿到的一片海域,不适合作为珍稀鸟类栖息基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风光电自然保护工作组经收到有关志愿者情况反...
长期以来,化石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威胁。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流露出重要讯号,"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透露出强烈信号,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
10月14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主办,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协办的"多样未来: 企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召开。"新能源的发展对于修复整个生态多样性带来的一些问题,实际上是有一些比较好的作用,它既可以治标也可以...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日发表的一项环境及能源研究指出,随着更多矿区开始为生产可再生能源提供材料,需警惕未来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或将进一步增加。生产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气候变化来说必不可少。不过目前,全球能源消费只有17%来自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基础设施会耗费许多金属,需警惕其可...
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创新。而创新离不开性别多样性。——何旖莎近日,联盛新能源集团董事长何旖莎接受了德国新能源行业权威杂志《The Beam Magazine》的独家专访,深入地探讨了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挑战、性别差距等话题。《The Beam Magazine》是一家成立于德国柏林...
近日,联盛新能源集团董事长及亚洲新能源女性联盟(WiRA)主席何旖莎接受了Equal by 30的采访,就“能源行业性别多样性”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与期望。据了解,Equal By 30于2015年成立于美国,旨在2030年实现性别平等及赋能女性。何旖莎一直以来为推动女性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和改善女性工...
6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科技项目“面向大规模分布式电源与多样性负荷接入的主动配电网协调规划技术研究与应用”在京正式启动,项目由中国电科院牵头,国网经研院,国网江苏、天津、河北电力,北京电力经研院和天津大学共同参与,汇集了我国在配电网规划领域的优势单位。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