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区:从“光伏发电”到“光伏制造”
充分利用丰富的空间和光照资源,着力构建"光伏+"全产业链光伏带动体系,如今的滨海,初步实现了从"光伏发电"到"光伏制造"的转型。近日,记者在山东昌林海工装备有限公司智能海工装备制造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桩基施工作业。该项目自开工以来,各级部门主动靠前,积极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建...
充分利用丰富的空间和光照资源,着力构建"光伏+"全产业链光伏带动体系,如今的滨海,初步实现了从"光伏发电"到"光伏制造"的转型。近日,记者在山东昌林海工装备有限公司智能海工装备制造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桩基施工作业。该项目自开工以来,各级部门主动靠前,积极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建...
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近日,4套光伏设备及元件通过汽运模式陆续抵达山东港口烟台港莱州港区,该批设备在完成模块结构拼接后,吊装上船发往东营市垦利区。这是烟台港首次承接国华HG14海上光伏1GW项目的吊装及海上运输作业,彰显了烟台港作为中国北方件杂货物流枢纽港在件杂货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为山东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其中,推进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行业用海方面,优化养殖用海管理,科学确定养殖用海规模布局,出台光伏项目用海管理政策,鼓励复合利用、立体开发。全文见下: 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
6月28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国家碳达峰试点(唐山)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风光储氢协同发展,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建设环渤海地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唐山市将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及城市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进行示范探索,确保2030年前实现城市碳达...
5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在《能源保障网(2024-2025年)》主要任务中提到,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量指标统筹配给政策。对于全省统筹布局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用后形成的能源增量,50%由省级统筹,50%留给所在市,对于登...
海上光伏行业定义"海上光伏"是一种创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模式。它将传统的"光伏发电站"从陆地拓展至海洋,通过在海洋上运用光伏技术构建发电站,从而实现了高发电量、低土地占用和与其他产业的轻松结合。这种新模式不仅开辟了新的能源利用领域,还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海上光伏行...
近日,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海上光伏电站正式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光伏发电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在山东成为现实。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光伏区效果图该项目位于烟台市招远市北部的莱州湾海域,总规划面积约6....
如果提及中国哪个省份光伏装机量第一名,我们能够首先想到的,多半是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光资源丰富的省份。但真正领跑中国光伏装机量赛道的,是位于齐鲁大地的山东省。说起山东,大家或多或少,都能说出诸如烟台苹果、章丘葱、寿光菜、德州扒鸡等等有代表性的特产。但却很少注意,山东在光伏应用领域,已...
记者了解到,9月28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唐山市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203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50亿元,在电子元器件、智能光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具备省内领先优势。巩固硅材料、组件优势基础,重点补齐...
烟政办字〔2023〕45号各区市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烟台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0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7月5日(此件公开发布)烟台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0年)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9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印发山东省扩大内需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环渤海"和"沿黄海"海上光伏基地,研究探索"风光同场"海上清洁能源开发模式。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构建黄河下游绿色能...
"海光同行,向阳而生。"在我国绵延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一片光伏新"蓝海"已然诞生。近两年,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确立为顶层战略布局,并研究出台政策,引导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推动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沿海城市积极响应"双碳"目标,陆...
一、海上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一)海上新能源在我国电力装机中规模较小,但从市场份额看,我国海上新能源总量已超过欧洲,居全球首位海上新能源主要包括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海上风电方面,英国、德国、荷兰和丹麦等欧洲国家是全球先行者,2021年以前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处于领先位置,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总...
8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扩大内需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环渤海"和"沿黄海"海上光伏基地,研究探索"风光同场"海上清洁能源开发模式。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构建黄河下游绿色...
今年6月,自然资源部布《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可以立体设权的用海类型海域包括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在内的立体空间,鼓励对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用海进行立体设权。为海上光伏创造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海上光伏主要可以分为桩基固定式和漂浮式两大类,现...
7月6日,国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项目"签约仪式在山东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举行,国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签署项目合作协议。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进河、东营市海洋和渔业监督监察支队三级调研员李国富、国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党委委员、副...
6月28日,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印发《东营市碳达峰工作方案》,《方案》提出: 大力发展新能源。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快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多元利用,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0万千瓦。全面推动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依托全市盐...
3月7日,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通知中强调,加快推动大型海陆风光基地建设。抢抓国家推进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坚持海陆并进,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基地...
日前,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燃气机组建设工程等八个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明确,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友好、智慧融合的"环渤海、沿黄海"双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方案指出,"环渤海"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布局海上光伏场址31个,总装机规模1930万千瓦。其中,光伏场址20...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的批复》(国函〔2015〕146号)精神,全面促进我省与环渤海省(区、市)的互利共赢发展,切实提高全省开放合作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