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氢能实现规模化落地,还需突破三大难关

我国氢能发展还在初期阶段,急需关键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人才储备以及市场推广,更需要政府、行业以及全产业链共同发力,共同推进氢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很少有人知道,氢能悄悄成为了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的能源支撑――熊熊燃烧的奥运会圣火以氢气作为燃料,奥运村也是以氢为主要能源。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范围内,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布局氢能发展路线。目前,G20集团中已经有9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战略,还有7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前期研究。

尽管发展氢能已成为一种行业共识,但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能源消费多年以来以煤为主,氢能大规模应用落地还面临着重重难题。在不久前召开的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专家认为,高成本高能耗、技术瓶颈、缺乏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阻碍我国氢能发展的三大难关。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表示:“我国氢能发展还在初期阶段,急需关键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人才储备以及市场推广,更需要政府、行业以及全产业链共同发力,推进氢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氢气要从“灰”到“蓝”再到“绿”

氢气可广泛从水、化石燃料等含氢物质中制取。依据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的不同,目前行业内将制取的氢分为绿氢、蓝氢以及灰氢三种。

资料显示,绿氢是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核能)制取的氢,例如电解水制氢,被称为零碳氢气。以煤或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来源,辅以二氧化碳副产品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技术制得的氢为蓝氢。而灰氢则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碳排放量最高。

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说:“2020年,中国氢气主要来源于灰氢,在2030年之后,绿氢应该成为主体。”

业内普遍认为,我国氢能产业目前仍处于市场导入期,蓝氢基于生产成本低、技术成熟等优势,作为一种“过渡清洁能源”在现阶段的减碳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主流产氢方式将逐步从灰氢、蓝氢过渡到绿氢。

在这条更加绿色低碳的氢产业发展线路中,降低成本是必经关卡。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友仁介绍,目前电解氢、天然气制氢、煤制氢三种主导制氢方式中,煤制氢技术路线成熟高效、当前成本最低。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新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思明表示:“降低氢能使用成本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成本的下降趋势和速度将决定这个产业发展的速度。”

我国氢能产业急需模式创新,要想从灰氢转化至更清洁低碳的蓝氢和绿氢,降低制氢技术成本、产业上游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储能和运输成本,都非常重要。

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氢能产业率先发展,用氢应避免长距离陆运,以节省成本。刘思明认为,未来国内氢能市场将以“工业副产氢+短距离运输”模式为主,对于海外氢能的利用,将以“优质资源转化蓝氢+长距离化学品载体运输”模式为主。

在政策扶持下,氢能产业正在逐步进入“规模化―降本―开拓市场”的量价循环,而持续的技术进步也将反哺解决各环节核心技术的成本制约。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地区的光伏上网电价将在度电0.13元左右,风电度电成本将控制在0.15元左右,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将很快降至每立方米1元。

氢能领域的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我国氢能尚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技术瓶颈仍然是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制约问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说。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最低碳清洁的绿氢发展也面临着电解槽和膜两大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他希望做电解槽和膜的技术企业加快步伐,推动技术研发。

将波动性、间歇性的风能、太阳能转换为氢能,有利于储能和传输,且具有零排放、零污染和可持续优势。但储能技术却有待拓展开发。朱共山表示,目前绿氢成本集中在储能端,如果通过技术突破降低储能成本,就解决了绿氢发展的一大问题。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予罕也认为,在氢的储运及应用方面,深入的研究与成果还比较少。制氢要求储能稳定,膜电机、膜材料等技术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不仅存储需要技术突破,氢能的生产、运输、应用等也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突破。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健说,比如,氨制氢目前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未来还要解决大型化和高温催化剂的相关技术问题。

而更紧迫的是,我国目前尚欠缺氢能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北亚区副总裁王卫杰说:“关于氢能的制备、储运和使用的相关标准与法律法规不是想出来的,需要企业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合作,最后形成配套的法规和技术标准。”

可持续发展是氢能产业的发展方向

氢能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极重要的战略价值。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显示,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将达20%左右,可再生能源制氢产量约为1亿吨。

如何使氢能产业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呢?毛宗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都强调了“氢能伦理”的概念。“氢能伦理”作为“能源伦理”的一部分,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朝着可持续的目标前进,是发展氢能产业应秉持的初心。杜祥琬说:“我们能够通过很多方式制取氢气,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绿氢。”

毛宗强对未来氢能发展政策提出了4个建议。第一,确定2050年长期氢能发展目标和战略;第二,深化氢能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第三,保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的可持续性和连续性;第四,打造统筹治理和协同共赢的局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专家表示,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很多模式可以学习。欧洲提出能源系统将由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主导,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绿色氢能和绿色电力取代化石燃料。日本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方面的技术被市场看好。美国在能源部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机构下,又设立了燃料电池技术办公室,负责全国氢能的管理。我国也已有了张家口模式,利用张家口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的优势,低成本制氢,发展氢燃料电池车。

最新相关

刚刚,多晶硅价格下降2.73%!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获悉,4月30日,硅业分会公布本周硅料价格。本周多晶硅现货市场成交较少,价格逐渐松动。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7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92万元/吨,环比下降2.7...

HJT电池

HJT电池是指异质结晶太阳电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简称HJT)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采用异质结晶技术,将多晶硅薄膜夹在两层非晶硅薄膜之间,形成多层结构。HJT电池具有高效...

N型双面电池

N型双面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类型,它与传统的单面太阳能电池不同,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吸收太阳能并转换为电能。这种双面太阳能电池通常具有一种N型的结构。主要特点和优势包括: 1.双面光吸收...

光伏玻璃

光伏玻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玻璃,能够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它在结构上与普通玻璃有所不同,通常包含太阳能电池技术,使其能够在太阳照射下产生电力。以下是有关光伏玻璃的一些关键信息: 构造: 光...

电池片

电池片是太阳能电池板的组成部分之一,也称为太阳能电池电池片或太阳能电池芯片。这是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基本发电单元,负责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材料: 电池片的主要材料...

MWT电池

MWT电池是指金属线路太阳能电池(Metal Wrap Through Solar Cell)。这种太阳能电池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设计,通过将电池的金属电极线路从电池的正面移到了背面,从而改善了电池的性能。主要特点和优...

N型双面电池和N型电池的区别

N型双面电池"和"N型电池"之间存在一些区别,主要涉及它们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N型双面电池: 双面电池是指太阳能电池能够从正面和背面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的类型。这种类型的电池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