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分布式屋顶电站 光伏难吐槽7

如果把光伏在欧洲的兴起当作第一次“光伏革命”,光伏在中国的兴盛当作第二次“光伏革命”,那我们可以说,在经历了欧美双反带来的光伏迟滞之后,中国的分布式政策切切实实地引领了第三次“光伏革命”。

这三次光伏革命,对世界光伏的贡献,堪比世界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它开始于2012年欧美双反后中国政府的产业自救,发展在各种配套政策、法规、中欧双反和解的2013年大环境。在第三次光伏革命的号角下,曾经一文不值的屋顶变成了稀缺资源。身处困境的中国光伏企业四处寻找屋顶建电站,甚至用最原始的“百度地图”排查可用的城市屋顶,轰轰烈烈的“寻找屋顶运动”变成了一场争夺战。

第三次光伏革命的号角

“第三次光伏革命”的大热,光伏行业掀起这场“屋顶争夺战”的起因,来自于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多项分布式能源政策的启动。

2012年9月底,酝酿已久的分布式发电首次变成红头文件,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鼓励光伏企业积极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项目。

财政部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第一批和第二批高达近4GW(1GW即1000MW)的“金太阳示范工程”。“金太阳示范工程”是中国自2009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光伏产业扶持政策,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随之,国家电网公司也一改往日对新能源的强硬作风,在10月底出台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表示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欢迎、支持、服务”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

按上述政策预期,中国光伏将新增近15GW的市场空间。据业内测算,制造企业如果能够占有其中1/10的市场份额,按照10%的利润率、20年的使用期计算,约有30亿元的长期利润预期。

高回报的诱惑让本身处于经营困境中的光伏企业开始拼命申报项目,而申报的前提则是,先要在城市里找到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的屋顶。曾经一文不值的屋顶一时洛阳纸贵。

整个产业界的“寻找屋顶运动”让原先“闲着也是闲着”的屋顶资源变得稀缺起来,那些屋顶资源的拥有者也顿时变成企业争夺最激烈的客户。

合格屋顶,众里寻你千百度;蓦然回首,依然不知在何处

屋顶光伏,曾经被视为欧洲小镇的风景线,如今在中国,屋顶也成了稀缺资源。

过去半年,为寻得优质屋顶,各个城市和乡村被“翻得底朝天”。从上海到新疆,从工业厂房、大卖场、体育场到部队营房、监狱监舍,他们甚至坐在屏幕前用最原始的“百度地图”逐个城市排查,不放走任何一个希望。

这并非拜中国房地产市场所赐,而是当下搞得热火朝天的分布式能源。

所谓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供电方式而言,是一种靠近用户端的能源供给形式。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风靡国际,分布式能源在2012年得到了中国政府、学界和商界的高度关注。

简单来说,第三次光伏革命概念认为,分布式发电将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今后,每个建筑物都会变为一座发电主体。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能源,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然而,要在中国的城市中找到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的屋顶,用阿特斯太阳能国内项目总监谢其红的话说,是“难,真的难”。

2012年,谢其红手下二十多个人的团队光去现场考察过的屋顶就在100万平方米以上,把各个城市“地毯式”搜索一遍后,谢其红收获的屋顶不到十分之一。

2013年,浙江出台了一系列分布式光伏的鼓励政策,以挽救水火之中的浙江光伏产业。一时间,拥“屋顶”为王,众多大厂房业主沾沾自喜。尽管行业尚未出台分布式电站屋顶的相关标准要求,但度电补贴的风险使得EPC们对屋顶的要求也相当严格。

这支寻找合格屋顶的大军以新能源企业为主,华能、国电、中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中广核、中节能、南方电网等央企亦是领头兵。“仅江浙一带就被我们筛选过好几遍了,除了自己找,还发动下面的供应商帮着找。”中广核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一个人看过的屋顶就不下100万平方米。

而在河北保定,民企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苗连生甚至将“找屋顶”这项任务从销售部扩展至整个集团上下,连行政后勤员工都被动员起来为公司贡献屋顶信息。

“到各个开发区开推介会,通过当地的物业公司,甚至用百度地图放大每个城市的每个角落。”英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武振磊说,他这半年的工作就是带领团队到每个工业园区挨家挨户谈屋顶。

国电龙源的一位项目开发经理甚至说,他现在已经开始关注未来规划建设的大面积屋顶了,“要在建设之前就下手”,他说,现有的优质屋顶已基本被各大企业瓜分完毕。

项目火热,隐忧重重

更让光伏企业担忧的是屋顶电站项目操作中的后续风险。比如,企业与屋顶业主签订的购电协议长达25年,而这家企业能否存活25年,能否保证25年都会照付电费就成为最大的不确定性。这让光伏企业倾向于挑选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在广东,广州本田、格力空调、比亚迪等大型企业的屋顶就成为争夺最激烈的资源。

在“寻找屋顶行动”中,企业还发现,相对钢铁、汽车等用电量极大的行业而言,学校、医院等机构用电量相对较少,即便有大面积屋顶,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我们曾在江苏的一个光电产业园屋顶上有项目,但现在LED行业萧条,工厂停产,发的电没人用,电费也收不上来。”一位要求匿名的企业界人士说。

由于竞争者众多,屋顶业主坐地涨价,项目开建之后提出各种不合理的附加条件等情况层出不穷,这导致2012年第一批“金太阳示范工程”的大量项目在开建时临时更换地点或缩小规模,投资者损失惨重。

最新相关

大型能源国企董事长辞职!

1月4日,陕西能源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赵军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赵军先生因已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赵军先生将不在公...

如何解决不上网光伏项目余电问题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步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对于这一模式中的余电问...

晶科能源竞争优势在哪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6年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约20%,截止到2024年底,累计出货超过300GW,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在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简称BNEF)最新发布的《2024年光伏组件...

为什么高电价下TOPCon能发更多电?

在新电价市场机制下,光伏电站盈利逻辑将发生如何变化?对于组件产品的特性又提出什么新要求?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提出,新...

对话天合光能张映斌: 强者不独行!

大暑的前一天,7月21日,600W+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成立一周年活动在北京举办。作为活动的"压轴"环节,天合光能发布了《670W至尊组件机械可靠性白皮书》,涵盖"一标五严"六项测试结果,即一项标准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