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大全能源(688303)披露了2024年年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10亿元。受光伏上下游供需关系影响,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金储备合计约135.2亿元。
资料显示,大全能源自成立以来始终紧紧围绕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结合低成本能源优势以及地处硅产业基地集群优势,一直专注于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目前,公司拥有3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能,是国内多晶硅行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据介绍,公司主要产品为高纯多晶硅,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依托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管理及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公司多晶硅产品各项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8%以上的产品已达到电子三级水平,位于行业前列。同时,半导体级多晶硅相较太阳能级多晶硅对纯度要求更高,公司凭借在高纯多晶硅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积极横向拓展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未来有望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地位,推进半导体多晶硅的国产化进程。
2021年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将公司列入UFLPA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未经美国政府批准与名单内的企业开展业务。
尽管如此,大全能源凭借在成本控制、资金储备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有效缓解了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并收窄了亏损规模。
数据显示,报告期大全能源亏损的原因主要系,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两大项,若扣除上述近30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司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盈利能力。对此,公司方面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国内多晶硅市场供需错配加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甚至跌破行业现金成本,行业整体毛利及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在报告期内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并对老装置产线等长期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对本报告期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此外,报告期,大全能源通过“技术+管理+数字化”多维协同,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在行业价格持续下行的压力下,公司依托工艺改进,推动单位生产成本实现同比下降7%。年内公司累计新增43项降本措施研发立项,推动公司硅耗与能耗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年报显示,报告期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77项,累计获授权专利429项。
而面对行业内卷的形势,公司审慎的财务策略与充沛的现金流,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韧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50.1亿元、定期存款81.1亿元、银行承兑汇票4.0亿元,资金储备合计约135.2亿元。
对于目前行业现状及未来的期待,大全能源在年报中表示,在行业低谷期,公司坚持“逆周期投入”,通过全球化客户拓展与技术迭代,构筑差异化优势,为行业复苏期的价值释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