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子科技及创新型汽车企业的代表,比亚迪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公益路线:科技慈善。
2010年,比亚迪向“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西藏自治区捐出太阳能家庭能源系统。这套系统是专门针对西藏的气候环境和农牧民用电需求所设计的,适合游牧民族使用,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甚至亲自参与了设计方案的制定。
太阳能家庭能源系统是由主机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主机内集成了比亚迪铁电池、逆变器、控制器等,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储存在铁电池中,并通过逆变器转化为220V交流电,供藏民的家用电器使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支架和汇线箱,主要用于采集西藏丰富的太阳能源。整套系统使用比亚迪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铁电池储能及LED照明技术,保证系统20年以上的寿命。
由于地理原因,西藏大部分偏远地区长期处于无电状态,几十万西藏人民仍然过着“无电生活”。青藏铁路的开通,让西藏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用电问题成为限制西藏地区发展的瓶颈,无电地区的人民急切地盼望着能够早日通电。然而西藏高原拥有十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因此,在西藏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解决西藏电力短缺和偏远地区无电问题的主要方向之一。
早在2009年比亚迪数位高层就远赴西藏,对西藏地区进行了考察。在详细了解西藏人民的生活需求以及当地环境情况之后,比亚迪当即决定为藏区的农牧民专门开发一套适合游牧民族生活习惯的家庭能源系统,并免费捐赠1000套该系统,希望通过比亚迪先进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帮助这些地区的人民摆脱“无电”状态。同时,比亚迪公司与西藏科技厅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园区内建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据了解,当地牧区的牧民们亲切地把家庭太阳能源系统称为“马背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雪域高原漆黑的夜色里,终于浮现点点亮光,古如里灯光下一片温馨,孩子们终于可以不用在蜡烛下念书了。1000套专为西藏牧民设计的家庭能源系统,给西藏无电区人民的生活带去极大的便利。
对于公益和慈善,王传福曾如此说道:“比亚迪不但要做‘第一’的企业,更要做有责任心的企业。”这是比亚迪企业的使命,更是每一个公司都应该肩负的责任感。近年来,比亚迪参与赈灾救危、捐学资教、支持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积极关注社会,不断履行自己的承诺和义务,但是比亚迪的使命感远不仅于此。
作为一家员工逾16万的大型民营企业,比亚迪自创建以来,在教育捐赠上始终不遗余力,先后多次捐赠龙岗镇中心小学、葵涌中心小学、左权小学、深圳中学等,对当地教育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07年,比亚迪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创办比亚迪儿童福利院,并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整个项目。2008年汶川大地震,比亚迪在第一时间紧急捐助了1000万元现金,并从新车上拆下1000只千斤顶,通过军方紧急空运至四川灾区,以尽最大能力挽救灾区更多的生命;其后还安排灾区的孩子就读比亚迪小学,以及为灾区学生安排就业等等。随后包括公司总裁的150万捐款在内,比亚迪共为灾区募集1586万元现金,用于灾后学校重建。公司还多次组织进行了企业内员工的捐助,并妥善做好受灾员工的救助和安抚工作,尽快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重建家园。在公司的关怀下,五名来自灾区的失学儿童入读深圳亚迪学校。
比亚迪公司从1995年成立时注册资本250万元人民币、员工20人的小公司成长到今天员工总数已超过16万人的大企业,今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0万辆以上,其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家企业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与这家企业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比亚迪能够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时刻不忘一个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是难能可贵的——或许,这也是比亚迪能获得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