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蓝色海洋"下的三重奏: 光伏羊、清洁电与耐心资本

在海拔近3000米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海南州生态光伏园,一块块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照耀下宛如一片蓝色海洋。这里不仅产生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更形成了独特的“光伏+生态”模式——在光伏板下,羊群悠然觅食,与清洁能源设施和谐共生。

由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参与建设的海南州生态光伏园已成为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建设这样的重大项目离不开资金支持,保险资金便是其中之一。2019年12月,青海黄河公司混改暨引进战略投资者项目正式落地。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受托实施90亿元青海黄河公司股权投资项目,为新建清洁能源项目注入发展动能。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在青海调研时了解到,国寿资产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充分利用另类投资的灵活性,将保险资金配置到国计民生重点领域,助力民生改善与社会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

塔拉滩曾经是风沙漫天的戈壁滩,光伏产业园建成后,除了可以发电外,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植被重新长出来,牧民在此放牧羊群,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模式。这些穿梭在光伏矩阵间的“光伏羊”成为当地的新名片。

目前青海黄河公司在海南州生态光伏园拥有21座光伏电站、光伏装机容量6244兆瓦,储能总容量238.9兆瓦。“光伏板减缓了地面水分蒸发的速度、风速,加上园区定期清洗光伏板时带来的水分,均有助于土壤保持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子阵区植被覆盖率增至80%,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100平方千米。”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荒滩变成草场后,光伏企业邀请当地牧民进入园区牧羊,这样不仅减少了光伏园区的除杂草等成本,还让每户牧民年收入增加数万元。此外,光伏企业为当地牧民提供了清洗光伏板、保洁、安保等工作机会,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绿电+生态+民生”三赢局面。

电力的存储与输送离不开配套设施。在贡玛储能电站,一座座白色电池舱整齐排列,风扇发出平稳连续的嗡鸣声。该储能电站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座电站是“青豫直流”外送通道的重要配套支持项目,今年5月30日电 站正式并网。电站投运后能够提高电网调峰能力,降低光伏电站的弃电率。这位工作人员说:“储能电站就像是一个超级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把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把电能输送出去,从而降低供需波动。”

离开共和县,记者来到龙羊峡大峡谷,黄河上游龙青段规划中的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就坐落于此。站在龙羊峡水电站观景台上远眺,黄河水被大坝拦蓄成一片碧波浩渺的平湖。电站厂房内,巨大的水轮机在水流的冲击下飞速旋转形成电能,并通过输电线路送往远方。

龙羊峡水电站是西北电网的主力电厂,承担着调频、调峰任务,单机32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60亿千瓦时,库容247亿立方米,是黄河流域库容最大、调节性能优良的多年调节水库。

龙羊峡水电站1976年1月开工建设,1987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设备长期服役导致安全性能下降、隐患增加。2021年底,龙羊峡水电站启动电气主接线及363千伏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改造工程。“2022年设备改造完成,电站自身发电升压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对西北电网供电、调频的稳定性大幅增强。”一位水电站工作人员表示。

“1滴水发11次电”,在黄河上游干流河段,青海黄河公司共有11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串联成一座“水电走廊”。截至2025年5月底,青海黄河公司发电总装机容量近2900万千瓦,每年提供清洁电能超60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2500万个家庭的年用电需求。

光伏电站、水电站等大型项目从前期建设到长期运营维护都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险资金便是支持这类大型项目运行的重要力量之一。2017年,中国人寿出资80亿元投资“电投黄河(嘉兴)能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债转股基金,用于向青海黄河公司增资。2019年,中国人寿以90亿元股权投资领投青海黄河公司混改暨引进战略投资者项目,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这一投资项目由国寿资产受托实施。

发挥另类投资优势

股权投资计划与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都是险资另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固收类资产收益情况难以满足保险资金收益要求,保险资金正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将另类投资作为重点关注方向之一。

保险资金周期长、稳定性强,电力清洁能源产业的重大项目具有投资资金密集性、收益稳定性以及投入产出长期性的特点,险资与此类项目双向奔赴,既解决了重大项目融资问题,又为险资提供了理想配置标的。

国寿资产直接投资事业部执行董事林华表示,在通过另类投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改善民生方面,保险资金具有独特优势。另类投资是连接保险资金与实体经济的一座重要桥梁,其能够通过定制化的方式直接对接企业的中长期资金需求,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区域协调发展项目,或直接投资于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领域,为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同时,保险资金具有耐心资本属性,能够陪伴企业成长,从而挖掘和培育企业长期投资价值。

自投资青海黄河公司以来,国寿资产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与社会价值是高度统一的。能源、电力等项目的收益率不一定很高,但收益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特点,符合保险资金投资要求。此外,公司所投行业与民生相关,能够解决民生需求,实现社会价值。”国寿资产副总裁赵晖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国寿资产的另类投资聚焦在基础设施领域,包括能源、电力、交通、环保、市政等。

在赵晖看来,在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险资另类投资业务需要进行转型。加力股权投资和盘活存量资产是国寿资产另类投资业务转型的两大重点方向。

除了投资青海黄河公司项目外,国寿资产在“医”食住行、消费、能源保障、乡村振兴、助力小微企业等民生关键领域积极布局,形成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投资项目。比如,在能源保障方面,国寿资产发起设立总计50亿元的兰沧1号、2号绿色股权投资计划,20.53亿元中核1号股权投资计划,电投清洁能源股权投资计划等风电、光伏清洁能源项目,为广大居民和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在盘活存量资产方面,赵晖认为,相关业务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当前国寿资产正积极探索盘活存量资产的有效路径。比如,2023年,国寿资产作为总协调人、最大投资人,拟定产品方案并投资约14.2亿元的国内首单持有型不动产ABS项目“华泰-中交路建清西大桥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落地。

建立全流程工作机制

截至2025年3月末,国寿资产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6.3万亿元。手握大体量资金,国寿资产如何平衡收益和风险?据了解,国寿资产建立了覆盖“投前筛选—投中决策—投后管理”的全流程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和动态监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赵晖表示,国寿资产采用以保险资产负债管理为核心、保险投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主线的资产配置方法,不断强化宏观、政策和市场研究,引导保险资金向国家最需要的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等领域进行跨周期稳健配置,同时推动完善资产负债联动机制,以期限结构、成本收益和现金流匹配为原则,有效贯通投资预算、绩效管理、资产配置与账户管理各环节,做好配置规模与实现收益的平衡。

同时,国寿资产制定了产业投资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通过正面引导与反面约束强化公司产业投资指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等社会民生领域开展项目投资,并根据国家政策和监管部门要求,明确不得开展限制类新建项目投资或淘汰类产业投资。

在投资论证和决策阶段,据赵晖介绍,2024年国寿资产创新建立了多维度评价模型。在原有定性评价为主的基础上,探索定量分析方法,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服务“五篇大文章”等领域,从投资直达性、风险收益匹配等维度综合评分,提升项目筛选科学性,有效提出优化改进建议,引导另类投资聚焦关键环节领域,加大兼顾民生保障的服务实体经济投资力度。

此外,在投后管理环节,国寿资产与标的公司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对于股权类项目,充分发挥股东作用,以公司治理为抓手,持续跟踪掌握其管理状况,深度参与标的公司关键经营决策,及时优化调整策略,提升投后管理效能。

最新相关

九州通成立新能源公司,含发电业务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重庆九州曜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步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 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节能管...

宣城海螺光伏累计发电量突破一亿度

近日,宣城海螺光伏累计发电量突破1亿度,意味着公司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快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有力的步伐。面对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时代浪潮,宣城海螺以"智慧化、精细化、标准化"为抓手,构...

2GW!四川一TOPCon组件项目正式投产

近日,据当地媒体报道,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的三一硅能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一期项目主要生产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每年可以实现产值16亿元。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升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