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日,全球最大的光伏飞机——“阳光动力2号”在日本名古屋机场“迫降”。该飞机原定经过5至6天的飞行前往美国夏威夷,但为避开恶劣天气而紧急在日本降落。据悉,3月9日,“阳光动力2号便披着“梦幻般的”色彩从阿联酋机场起飞,计划在穿越太平洋后,完成飞往欧洲以及美洲的环球之旅。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除却在名古屋迫降之外,“阳光动力2号”在起飞时便由于天气原因,被迫延迟起航。
作为以光伏为动力的飞机,是否是阳光不足导致其雄心壮志几度“受挫”呢?据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申彦波博士介绍,一般而言,包括光伏飞机在内,大部分航空器在起飞之后均会翱翔在平流层之上,由于这一高度不受云层遮挡,其吸收太阳能的条件较为优越。因此,该飞行器的能源供应比较稳定。“单单从能源供给的角度上来看,它可以像永动机一样不眠不休。”申彦波信心满满。
“然而,与‘老资格’的客运飞机不同的是,作为试验型飞机,“阳光动力2号“体重极轻。”申彦波告诉记者,它属于极限轻量化飞机(其重量仅为普通客运飞机的十分之一左右),对于天气的变化“愈加”敏感,因此对恶劣天气的免疫力较成熟飞机更低。
首先,它对起飞和降落的天气条件要求极其苛刻。所有影响航空的恶劣天气条件,包括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强对流天气、雷暴以及强降雨等均会扰乱其起降计划。
“起飞之后,当到达云端之上,即平流层高度(8000至10000米高空)的时候,尽管天气相对低空稳定,但仍可能出现较为恶劣的天气,如强对流天气(导致飞机颠簸的大气湍流等),及其他极端恶劣天气,导致其无法飞翔。”申彦波说,此外,由于光伏飞机较为“单薄”,对于风的“免疫能力”难以比拟其他“成熟”飞机。当高空风较大,风向和飞机飞行方向不一致时,便可能产生侧风或横风,导致飞行不稳定,安全系数减小,最终导致飞机迫降。
那么,如此“脆弱”的太阳能飞机是否还会有未来?“太阳能飞机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未来,当太阳能蓄电池存储能力提高后,其动力条件也可以随之提升,甚至可能后来居上,替代传统的航空燃油,普遍运用到各类交通工具上,当然也包括客运飞机。”申彦波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