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比太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多晶硅电池干法制绒设备订单首次突破1GW的规模。
干法制绒设备用于多晶硅电池片的制绒,它能在原有硅片的微米绒面结构上形成纳米级凹坑,提高入射光的捕获效果,从而提升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经过干法制绒的电池颜色发黑,所以在行业内也称“黑硅”。与常规湿法制绒相比,新开发的干法制绒多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9%左右,提升0.6%~0.8%。根据晶澳太阳能宣称的结果,60片黑硅电池组件可以达到275W,比常规电池组件高出5W以上,同时,黑硅电池有更好的弱光表现,并且无PID效应。
据介绍,干法制绒电池技术在中国已经有超过7年的开发历史,但以前由于进口设备工艺问题,电池效率提升有限,而且设备生产运行不稳定。2014年比太科技采用先进的线性等离子源技术,和晶澳太阳能合作生产制造出高性能的黑硅电池片。市场对干法制绒产生了强烈兴趣,先后有几家国内一线厂商宣布导入黑硅产品的技术。这次比太科技接到1GW以上电池产能的设备订单来自于5家电池片厂商,并且还有多家厂商表达了采购意向,预计今年的总订单量还会快速增长。
经过不断的设备设计和工艺优化,比太科技的干法制绒设备能够产生大于350纳米开口的倒金字塔绒面,比先前的200纳米绒面更大、更均匀。更大的开口绒面不仅有利于陷光,而且易于表面钝化,增加开路电压,所以电池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比太科技的干法制绒设备工艺十分稳定,维护方便,生产设备稼动率达到了98%,其Tysol3000产品平台产能达到每小时3600片。
比太科技CEO上官泉元博士表示,我们非常激动地感受到市场对黑硅技术的强烈兴趣,大家更看好干法制绒和金刚线切割硅片相结合,因它不仅显著提升电池转换效率,而且能显著降低多晶硅片成本,为中国大量的多晶硅电池生产增加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