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电煤油气皆非小事,事事关系国计民生。中新网能源频道通过“能源周刊”系列报道,从国家政策,到百姓民生,从国际能源纠纷,到国内市场波动,梳理过去一周的能源要闻,回顾值得记忆的能源故事。
中新网12月7日电 (能源频道宋亚芬)本周,天然气和光伏两大领域接连推出新政,分析称天然气新政将有利于提高石油企业进口积极性,而光伏新政则将大大刺激国内光伏发电的发展速度。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遭雾霾侵袭,然而个别地方应急预案却被指形同虚设,甚至连环境监测站站长都对预案不清不楚,何谈执行。污染的严重也大大加大了我国环境治理的迫切性,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环境税开征条件基本成熟,而分析称环境税一旦开征,其规模很可能会超过千亿。
年关将近,似乎连煤炭市场也红火起来。包括神华、同煤、中煤在内的三大龙头煤炭企业纷纷上调,不过也有分析称此举或为应对2014年度的电煤合同谈判。
12月2日中国证券报:环境税或逾千亿专家认为开征条件基本成熟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市场对环保治理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继国务院8月份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环境税又被提上日程。上周五,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透露,环境税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正在按程序审核中。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环境税征收是个非常好的时机。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压力很大,除了加大环保核查力度外,征收环境税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增加企业成本和环保投入,用市场化的手段倒逼,淘汰一些环保意识差的企业,减少政府用行政手段强制关停的“阻力”。据悉,提高税率是环境税制定的重点之一,和目前的费相比,税应该收得更多,以实现对企业的制约。环境税的征收应以税务部门为主,环保部门进行配合。环境税以费改税为主,征收范围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音等在内的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据分析,目前上报的环境税方案有望率先对废水和废气两个税目率先征税。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上报的环境税方案有望率先对废水和废气两个税目征税。而根据目前的排污费水平,环境税一旦开征,其规模很可能会超过千亿,预计环保类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一定的发展机会。
12月2日经济参考报:天然气进口新政利好中石油中海油减亏
财政部2日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调整进口天然气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将天然气销售定价标准较之前调高26%,从而降低增值税返还比例。与此同时,新增了中缅天然气管道项目、浙江LN G项目、广东珠海LN G项目等3个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进口天然气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进口天然气税收优惠比例有所降低,但优惠范围的扩大,以及销售定价的大幅提高,无疑将使中石油、中海油等主要进口企业亏损有所削减,提高其进口积极性。
此次《通知》中,自2013年7月1日起将液化天然气销售定价调整为31.45元/G J,管道天然气销售定价调整为1.11元/立方米。这一定价较此前的规定价格调高了26%,从而可以将倒挂比例降低,进而减少进口天然气项目的进口增值税返还数额。与此同时,《通知》又增加部分项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也表示,销售定价的提高幅度远高于税收优惠降低幅度,总体而言对于进口企业而言还是利好居多。
12月4日中国广播网:我国中东部遭雾霾侵袭个别地方应急预案形同虚设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继续大范围雾霾天气,交通受阻。与此同时,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城市雾霾天气应急预案有令不行,流于形式。
今天江苏全省13个市空气质量全部陷入污染。其中,淮安为严重污染,未来几天重度污染还将继续,根据淮安市《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应当启动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而作为提供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的提供方,淮安市环境监测站站长朱群对预案的启动并不知情。
空气严重污染,应急预案却不能及时启动。在知名媒体人朱强看来,有令不行,就是形同虚设。“有了这样的一个预案,不执行的话,除了对治理污染交了一个非常惨白的答卷之外,对未来政府的治理,或多或少,对公众是一种消极的暗示。”
12月5日新华网:国内光伏发电路线图明确分布式能源获重点倾斜
国家能源局5日表示,今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预计新增10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约占三成。明年相关扶持政策将更多向分布式能源倾斜,预计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提高到新增装机的60%左右,相关市场建设将逐步升温。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光伏发电应用方面的政策文件已基本齐备。为促进地方光伏产业的发展,许多省(区、市)政府也纷纷制定配套政策,比如简化备案手续,对个人投资分布式发电系统采取简便管理方式等。
“今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度电补贴政策出台较晚,很多人对相关政策还不太了解,造成今年相关市场大规模建设启动较慢,但潜力很大,预计明年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速度会更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说。
不过,专家也指出,中国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仍面临一些瓶颈和挑战。首先是融资问题。光伏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报期长,一些银行对中小项目贷款意愿不强,需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
12月6日新京报:三大煤企提价应对“煤电谈判”
截至昨日,包括神华、同煤、中煤在内的三大龙头煤炭企业纷纷上调新一期煤炭销售价格;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也出现“跳涨”态势,创下年内最大涨幅。
在三大煤企提价的同时,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也延续了上涨的态势。本周三,最新一期价格指数大幅“跳涨”18元/吨,涨幅创下年内新高。自10月16日出现年内首次反弹以来,该指数已经是8周连涨。
在业内看来,近期煤价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受冬季供暖影响,下游电厂用煤需求猛增,加上各港口动力煤库存下降,市场供应量锐减,导致了这一波价格的反弹。
与此同时,随着2013年临近尾声,2014年度的电煤合同谈判即将到来。谈判期间,行业内主流煤炭企业将与下游电厂进行谈判并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将直接影响未来一年煤炭采购数量和部分产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