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日报报导,川投能源旗下的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光硅业”)曾是中国国内最早一家投产千吨级多晶硅的企业,也曾是中国多晶硅市场的获利者。但经历短暂的繁荣之后,新光硅业自2011年冬季开始就“停产技改”,至今未能复产。
为甩掉多晶硅“包袱”,在新光硅业停产两年之后,川投能源宣布计划联合通威集团对其进行重组。不过,此次重组不仅面临新光硅业的巨额债务问题,后续的技改投入也恐是“无底洞”。
新光硅业技改无进展
2011年11月,川投能源以近4.2亿(人民币,下同)代价购买多晶硅资产——新光硅业停产技改,原计划技改为期半年,目前仍无进展。新光硅业成立于2000年10月,其1260吨/年多晶硅项目是国家发改委2001年批准建设的第一个高技术示范性产业化专案,概算总投资约12.9亿元。
新光硅业自2011年停产后,现金流匮乏,主要依靠川投能源委讬贷款维持生存。川投能源分别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和2013年6月向新光硅业发放4000万元、2500万元和2500万元贷款。其中,川投能源在去年2月份向新光硅业提供的委讬贷款已经逾期。
川投能源寄望重组
川投能源一直将新光硅业的停产技改停滞,归因于“受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欧债危机不断深化和扩大、欧洲发达国家进一步削减光伏发电补贴、银行限贷、市场萎缩等多重因素影响,致使新光硅业技改停滞。”
为改变目前的形势,川投能源计划引进通威集团对新光硅业进行重组。去年11月6日,公司控股股东川投集团与通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定,通威集团将对川投能源持有38.9%股权的新光硅业进行重组。这意味着停产技改两年多、一直亏损的新光硅业重组问题终于破题。
据川投能源官网消息显示,今年1月7日,川投能源总经理赵德胜率队与乐山市政府洽谈了新光硅业重组事宜。但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技改恐怕难以使其摆脱亏损状态,因为多晶硅属于高技术门槛、高投资的行业,毕竟技术有限,而且设备也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