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反内卷"驱动行业利润修复 合盛硅业阶段性亏损中保持上行动能

近期工业硅期货价格持续反弹,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14日收盘,主力合约工业硅2509上涨3.27%,成交量147.40万手;工业硅期货全合约总计成交169.03万手,比上一日新增60.15万手,交易热度大增。铜冠金源期货7月14日研报认为,上周工业硅延续反弹,主因国家有关部门将重点综合治理光伏产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聚焦加快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产业链各环节有望迎来利润修复。

同时,工业硅龙头已显著受益于产业链利润修复预期。合盛硅业(603260.SH)作为国内工业硅产能最大的生产厂家,且是煤电硅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近期股价连续上涨,7月14日报收于50.16元/股,相比于6月25日45.19元/股的收盘价累计涨幅超10%,体现市场信心稳步回升。

光伏行业自律成效逐步显现

工业硅处在多晶硅上游,整体而言,工业硅受阶段性市场环境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V字形反弹,行业已度过“煎熬期”,正在迈向“曙光”。

2025年上半年,工业硅下游需求正处于弱势。在光伏行业自律公约的影响下,多晶硅整体开工率处于低位,同时,受工业硅、多晶硅供需阶段性失衡、期现套保等方面影响,工业硅、多晶硅期现市场价格均持续下行,特别自二季度开始,光伏抢装潮逐渐退坡,终端需求阶段性降温,价格跌幅明显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产业链自6月25日以来启动“反内卷”行情,多晶硅产品涨幅最显著,期货价格从阶段低点的30400元/吨一路上行至7月11日盘中最高的42265元/吨,在14个交易日内大涨39%,单周涨幅达到16.39%。而在多晶硅价格上涨之后,光伏产业链的涨价趋势开始向上下游传导,光伏产业链的多个环节的报价已开始上扬。

综合业绩预告和一季报来看,合盛硅业第二季度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而7月14日晚间发布的业绩预告中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亿元至4亿元,由此推算,公司二季度的单季度亏损约为5.6亿元—6.6亿元。业绩变动原因主要包括工业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以及公司为避免“内卷式竞争”而导致的光伏板块停工损失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在光伏产业链各级主体企业积极响应相关部门“反内卷”新政之后,三季度,包括合盛硅业在内的产业链企业业绩值得期待。

成本与现金流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从硅料硅片行业2025年一季度财报来看,板块内上市公司已经全员亏损,而从近期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亏损进一步加剧,例如7月14日晚间通威股份公告2025年半年度预亏49亿元—52亿元。在此背景下,成本管理、保障现金流成为行业内企业度过煎熬期的关键。

面对行业周期底部的考验,合盛硅业表示将坚持“聚焦主业、固本强核、优化配置”,保障各地工厂稳定有序运行,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降本增效策略,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借助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优势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效率及竞争优势,保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稳定,保持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公司作为“工业硅+有机硅”的双龙头,有机硅业务成为公司稳定现金流的另一个重要保障,抗风险能力显著强于业务聚焦于光伏产业链的同类企业。受到“反内卷”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原料端工业硅价格有所上涨,在成本端为有机硅价格形成支撑,并迎来陶氏计划退出其欧洲有机硅产能的机遇,驱动有机硅产品价格进一步上行。

兴业证券研报认为,从有机硅行业角度来看,供给端当前行业本轮新增产能投放或已接近尾声;需求端在电子电器、加工制造等新兴领域拉动下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后续随前期投放产能被需求增量所逐步消化,行业盈利有望改善。而陶氏此次关停欧洲产能,或有助于加快有机硅行业全球范围内供需修复进程,包括合盛硅业等国内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最新相关

协鑫能科: 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20.01%~35.11%

7月14日,协鑫能科(002015.SZ)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3亿元~5.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1%~35.11%。报告期内,公司能源服务业务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提升...

大全能源: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4.11亿元

大全能源(688303)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11亿元,同比下降54.62%;归母净利润亏损27.1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57.63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6.3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57....

五家光伏龙头公布减持/减持计划!

过去一周,随着"反内卷"炒作下,A股光伏板块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光伏股票迎来了持续反弹。不过,随着股价高歌猛进,一些上市公司股东也借此机会开始了减持。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超过5家光伏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