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间,美股晶澳太阳能(JASO)发布一季报,净营收17亿人民币(2.7亿美元),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4.7%;毛利润9990万人民币(1610万美元),毛利率为6%,上一季度为-4.6%,去年同期为2.1%,业绩环比和同比都出现改善迹象。在公司一季报超预期刺激下,美股光伏股票大涨,晶澳太阳能上涨70.37%至9.56美元。
国信证券某资深分析师告诉记者,虽然欧盟双反可能征收47%的税率,但光伏行业正处于一个大周期底部。经历了两年的洗牌和行业的整合,行业目前的供需面正在发生变化。
记者注意到,最近一周,上游多晶硅料价格虽然延续之前一个月的下跌趋势,但跌幅明显收窄。多晶硅方面,部分厂商寄望于我国的多晶硅双反税率也较高,未来多晶硅价格的涨价预期会增强。硅片方面,厂家表示订单情况与上个月相比没有很大变化,同时部分企业内供的硅片效率普遍有所提高。本周电池片价格继续坚挺,除去部分企业自用的资源以外,其他厂家基本没有电池片库存。本周组件价格有大幅上涨,正值一年一度的上海SNEC光伏展会,主流组件的效率有所提高。
宏源证券(000562,股吧)分析师王静告诉记者,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税率可能为37%~68%。虽然目前国内企业出口欧盟的产品比例已经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60%,沿海中小企业比例更高。欧盟本土的产能约3GW,而需求约为12GW,产能的不足,使得拥有品牌优势的企业还能够维持向欧盟出口,受影响的主要体现在价格上。二线企业的出货会受到很大影响,结果必然是众多企业将视线转移到国内,国内市场又面临账期长、价格低的问题,现金流差、负债率高、成本高的企业将会首先倒下,光伏行业可能会面临激烈的洗牌过程。在国内产能下降到25GW左右的时候,重新达到新的供求平衡。在此之前,组件产业链上公司的盈利空间将会受到压缩。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针对欧盟“双反”,我国政府的回应措施包括6月份对欧美韩进口多晶硅征收“双反”关税,同时加快促进国内终端市场发展的政策细节的颁布速度。如果最后”双反“税率较高,政府会更加倾向于迅速启动国内终端应用市场。这将利好主要市场在国内且不受双反影响的逆变器行业,如阳光电源(300274,股吧)。
根据WIND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机构投资者持有家数最多的前十家新能源公司分别为三安光电(600703,股吧)、川投能源(600674,股吧)、特变电工(600089,股吧)、七星电子(002371,股吧)、南玻A、中环股份(002129,股吧)、方大炭素(600516,股吧)、皖能电力(000543,股吧)、时代新材(600458,股吧)、陕鼓动力(601369,股吧)。一季度机构增持股数最多的前十家新能源公司分别为中国一重(601106,股吧)(415761万股)、*ST二重(135151万股)、方大炭素(11880万股)、七星电子(9108万股)、科华恒盛(002335,股吧)(8684万股)、中材科技(002080,股吧)(2325万股)、向日葵(300111,股吧)(2034万股)、九洲电气(300040,股吧)(1149万股)、烟台冰轮(000811,股吧)(1013万股)、哈空调(600202,股吧)(957万股)。一季度机构增持数量占流通盘比例最大的前十家公司分别为*ST二重、中国一重、科华恒盛、七星电子、中材科技、向日葵、九洲电气、新大新材(300080,股吧)、云南锗业(002428,股吧)、东方日升(300118,股吧),占比分别为70.24%、51.43%、44.88%、17.26%、14.81%、12.12%、5.87%、4.89%、4.0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