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5日电 经过十天的博弈,中国光伏产业最终迎来的是冰冷的“双反”大棒,北京时间昨天深夜,欧盟委员会不顾18成员国的反对,提前一天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从6月6日至8月6日征收11.8%的反倾销税,此后4个月税率将升至47.6%。专家表示,中欧间的这场贸易纠纷仍有协商解决的可能,但终裁前,能否有变数,还要看中欧间的博弈。
欧盟光伏反倾销大棒分段落下
依照程序,欧盟委员会将在5日宣布反倾销税初裁结果,但昨日晚间,欧盟却不顾18成员国的反对,以提前“24小时”的强硬姿态,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性惩罚关税。
欧盟4日正式宣布,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按规则,欧委会征收临时税属于贸易委员权限,即使多数成员国反对,欧委会可以不受投票结果影响作出决定。
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在发布会上同时表示,临时税率将维持6个月直到12月份,此后欧委会将决定是否对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一旦征收,该关税将持续5年。
初裁结果落定后,欧洲进口商选择中国太阳能产品需要缴纳“保证金”,国内光伏企业在欧洲的销售将面临较大压力,部分企业恐怕很难熬过去。
而且,按照欧盟相关法规,欧委会在今年12月将作出终裁,如果最终裁定不变,这项临时惩罚性关税可能延长为有效期5年的中长期措施,中国光伏产品将被迫退出欧洲市场。
协商解决大门未完全关闭
不过,虽然但欧委会推动征税计划的态度强硬,但在外界的压力下,欧盟还是给双方进一步磋商预留了空间,对话的大门并没有彻底关闭。
据悉,欧盟反倾销分段征税意味着,8月6号之前双方还有回旋余地,可以避免将惩罚性关税从11.8%增加到47.6%, 12月份终裁前,中欧仍可进一步磋商,避免将临时性关税升级到持续5年的永久性关税。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中新网能源频道表示,即便欧盟初裁宣布征税,中欧间的这场贸易纠纷仍有协商解决的可能,如果中欧的贸易冲突升级,将会两败俱伤。
据人民日报5日报道,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经济室主任陈新表示,欧盟征临时性惩罚关税的结果显示出欧委会意欲对华施压,终裁前,能否有变数,还要看中欧间的博弈。
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约合1665亿元人民币)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制造业总产量的70%,占中欧贸易总额的7%左右。而中欧光伏双反案也因此成为中欧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摩擦、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