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我国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将持续增长,2050年有望达5亿千瓦

记者从12月1日国网能源研究院举办的“能源转型与再电气化”研讨会上获悉,我国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将持续增长,以特高压骨干网架为特征的全国互联电网将在新一代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电网正逐步向“强交强直”输电格局发展。

“西电东送”规模成倍扩大

国网总工程师兼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陈国平表示,以三峡工程和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为标志,跨区联网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除台湾以外的全国联网,形成以“西电东送”为主的电力配置格局,全国库区输电能力达1.9亿千瓦。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王耀华也认为,我国“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流规模在成倍扩大。从各跨区输电通道来看,西部送华东、西北东华中、西南送华东、西南送华中在容量与输电量方面增长规模十分可观。

有数据显示,作为资源富集区,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是我国电力系统的主要送端,2050年外送通道容量分别达到2.2亿、0.9亿千瓦。作为负荷中心、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是主要受端,2050年受入容量分别达到1.7亿、2.1亿千瓦。

大范围配置能力持续提升

王耀华表示,我国能源资源与负荷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需求,未来跨区互联电网的主要功能是资源配置与调节互济。

据悉,未来清洁能源将占据主导地位,我国西部、北部地区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资源条件都明显优于东部地区。随着源-网-荷-储协调优化使电力系统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更强,目前连接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与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的通道都发挥了大范围资源配置作用。

“未来电网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将持续提升,2035年、2050年跨区输电容量有望达4亿、5亿千瓦左右,约为当前水平的3倍和4倍。电网作为大范围、高效率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平台,重要性将愈加凸显。”王耀华说。

电网建设投资六年来首降

记者在会上获悉,电网建设投资六年来首次下降,直流线路投产规模加速。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315亿元,虽然连续三年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水平,但较上年减少2.2%,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电网投资继续向配网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倾斜,配电网投资占比同比提升5%,达到53%。”国网能源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全介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换流容量增速最快,建成规模分别同比上升68%和75%。

据悉,特高压工程已经进入投运高峰期,去年国网经营区投运了“2交4直”。其中,胜利-锡盟1000千伏、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分别于2017年7月、8月投运;酒泉-湖南、晋北-南京、锡盟-江苏、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分别于2017年6月、6月、9月、12月投运。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8月,中国在运特高压线路达到“八交十三直”。特高压直流电网已经“七纵六横”电网格局,特高压交流电网已经形成中部“一线”、东部“一环”、东北部“一簇”三部分电网格局。

预计2019年,国网1000千伏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1000千伏北京西-石家庄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潍坊-临沂-枣庄-菏泽-石家庄特高压交流工程、±1100千伏吉泉直流特高压工程共“三交一直”将投入运行,届时全国将形成“十一交十四直”的特高压电网格局。由此可见,我国电网将逐渐向“强交强直”输电格局发展。

最新相关

郴电国际: 加大新能源项目开发力度

在9月29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郴电国际表示,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的投资将聚焦于拓展新的战略电源点,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开发力度,稳步提高新能源电量在公司整体发电量中的占比;同时,...

汨罗抽水蓄能电站Q2标通风兼安全洞顺利贯通

汨罗抽水蓄能电站Q2标通风兼安全洞顺利贯通

近日,中铁十局五公司承建的汨罗抽水蓄能电站Q2标项目通风兼安全洞顺利贯通,标志着地下工程施工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后续电站主体工程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汨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位于湖南省...

1-8月大连市新能源发电量同比上升0.3%

1-8月,大连市规上工业发电量536.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4%。其中,新能源发电量377.3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3%,占全市规上工业发电量的70.4%。新能源发电量中,核能发电量349.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9%...

立项!氢能产业国际合作将添"龙门支撑"

立项!氢能产业国际合作将添"龙门支撑"

近日,科技部下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通知(国科合字〔2025〕050号),龙门实验室潘昆明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联合研究旗舰项目“高效稳定钼镍自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