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从中广核获悉,自2009年入疆以来,中广核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度参与新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以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推进产业增效、生态增绿、群众增收,将绿色答卷实实在在书写进戈壁田间。16年来,中广核累计投资超340亿元、纳税超21亿元,在运在建装机超1000万千瓦,累计为新疆电网输送绿电超348亿千瓦时。
从第一度清洁电力送出开始,中广核逐步带动形成一个有规模、有配套的稳定产业链,在巴州、和田、哈密等地州推进引入18个产业项目,包括高端齿轮箱、光伏组件、新型储能、高端专业机器人等领域。同时,携手中国国新集团,共同成立中广核新疆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50亿元,作为在疆产业投资平台,推进强链、补链、延链。
2024年,中广核全年在新疆新开工风光和独立储能项目5个,装机230万千瓦。良好的业绩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以玛依塔斯风电场“风之翼”创新工作室为例,团队自研滑环检测设备,可实现14回路直阻同步测量、精度达到0.01毫欧;协同除冰装置把年均停机时间从180小时压减到30小时,按66台机组测算年增发约1700万千瓦时。
值得一提的是,中广核“智慧海关”设施设备2024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投入使用,于无声中改写着通关模式——太赫兹扫描设备以0.1秒完成旅客安全准入,智能审图CT机使行李查验效率提升50%,AI风险研判系统可实时定位高风险行李并标注风险点。这场“无阻通关”的科技实践,标志着我国西北空中门户迈入智慧监管新纪元。
记者在中广核洛浦万亩沙漠治理示范项目看到,沙脊背风处已经泛出一层浅绿。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是落实国家荒漠化综合防治的重点示范项目。项目把“治沙-覆绿-农光互补”打成一套组合拳,示范项目总规模为2.2万亩。其中,已完成美洲狼尾草(含复播苜蓿)种植区约4027亩、耐旱植物种植区约5830亩、防风林187亩,土壤化改造7715亩,耐旱草类覆绿约5060亩,复播紫花苜蓿1800余亩,多样化试验区84亩,工程治沙187亩。
同时,中广核在光伏板下探索养鸡、养羊等养殖业发展,“板上发电、板下治沙、板间种植”,推动了新能源与治沙、绿色农业融合发展,为全力打好河西走廊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贡献力量,在全疆乃至全国树立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标杆案例,形成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防沙治沙新模式。
从2009年中广核进驻新疆,到2025年底在疆清洁能源在运在建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中广核累计为新疆电网输送绿电超348亿千瓦时,等效节约标煤427.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33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06.6万公顷。未来,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中广核将以绿电之名逐绿洲之路,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继续书写奋斗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