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度、2018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2018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的情况下,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4.SZ,以下简称“猛狮科技”)股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近日,猛狮科技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营业收入为11亿元,同比下滑71.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69亿元,相比2017年的-1.34亿元下滑19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283.06万元,比上年度减少102.71%。在同一天,猛狮科技发布公告提到,公司股票自2019年5月6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由“猛狮科技”变更为“*ST猛狮”。
猛狮科技方面提到,过去三年公司斥资30余亿元用于高端电池的生产建设;公司流动资金在2018年二季度末趋于枯竭,各项业务开展均未达预期,严重影响公司全年经营计划的实施。猛狮科技的债务危机并非“一日之寒”,此前为了缓解债务压力,猛狮科技也尝试采取一系列举措。
猛狮科技“披星戴帽”
5月6日起,猛狮科技股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由“猛狮科技”变更为“*ST猛狮”。从业绩情况来看,猛狮科技总体表现暂不明朗。
资料显示,猛狮科技是2001年由汕头市沪美蓄电池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201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4月30日,猛狮科技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及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据了解,猛狮科技2018年营业收入为11亿元,同比下滑71.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69亿元,同比下滑19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283.06万元,比上年度减少102.71%。而步入2019年,猛狮科技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14亿元,同比下滑64.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下滑975.37%。
就公司2018年发展情况,猛狮科技方面提到,报告期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公司遭受金融机构的持续抽贷;主营业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相关行业政策导向发生变化,公司遇到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大量运营资金被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短期借款,导致公司流动资金在2018年二季度末趋于枯竭,严重影响公司全年经营计划的实施,各项业务均未达预期。
猛狮科技在2018年三季报提到,预计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亏损10亿元至14亿元。随后在2019年1月,猛狮科技将其修正为亏损19亿元至22亿元。此前,猛狮科技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称,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7亿元。猛狮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业绩预告数据仅是财务部门的初步测算结果,未经注册会计审计。
其实在2017年,猛狮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已出现亏损局面,且曾多次修改2017年业绩预告,每次修改后的净利润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中,猛狮科技曾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亿元至2.47亿元,最终据猛狮科技2017年年度报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此前提到,猛狮科技以往希望能覆盖整条产业链,但是体量或许不能支撑,因此对其资金链条产生了较大影响。“如果启动整条产业链布局,企业面临的资本市场压力会很大。”
布局过激快速“烧钱”
如今猛狮科技陷入困境,或与此前布局的高额资金投入有关。猛狮科技方面也多次提到,由于近几年公司产业布局及发展速度较快、部分业务拓展不如预期等,公司在资产规模和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据了解,2012年上市时,猛狮科技仅有柳州动力宝电源科技等3家子公司。目前,根据猛狮科技官网显示,其清洁电力业务板块控股公司数量为14家,新能源车辆业务板块控股公司数量为3家,高端电池业务板块控股公司数量为26家。2012年,猛狮科技财务费用为780.35万元,至2017年底时已经增加至2.73亿元。
近两年,猛狮科技曾欲实施以锂电池及上下游为主产业链,以清洁电力、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为辅助产业链的“一体两翼”新能源产业布局。然而截至目前,猛狮科技两大锂电池生产基地仍处于建设阶段。此前,猛狮科技还提到台州台鹰、酒泉润科、华力特等的商誉减值准备,其中有多家公司均是收购而来。
一位证券分析人士提到,其生产经营或难以持续,而且收购太“疯狂”。此前市场99%的收购都是溢价收购,当中都会涉及商誉,到了2018年不少公司本来提到能盈利多少,结果商誉减值后业绩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
在投资和收益出入较大的情况下,猛狮科技募资连遭强制划转,让业务发展更为艰难。光在2018年下半年,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直接通过“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从猛狮科技在交通银行汕头龙湖支行开立的募集资金账户划扣220.85万元;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在未经猛狮科技、福建猛狮及保荐机构同意且未告知上述各方的情况下,直接从福建猛狮募集资金账户划转6294.93万元用于还贷。此外,截至2019年2月12日,猛狮科技及下属子公司共有62个银行账户(含募集资金账户)被冻结,共计被冻结102次。
在运营资金紧缺的局面下,猛狮科技开始精简业务架构。猛狮科技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提到,鉴于公司面临的现状,公司调整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以“能源转换”和“一带一路”为战略出发点,建立以能源储存为核心,可再生能源生产及应用为辅助的清洁能源产业平台,做强做优电池制造和储能业务。
光伏电站考虑“边买边卖”
为了缓解债务压力,除了调整业务重心以外,猛狮科技还采取了一系列“自救”举措。2018年,猛狮科技获得了三大国资企业的驰援,凯盛科技、漳州交通集团、诏安金都资产三方共同出资约9.63亿元,主要用于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猛狮复产资金需求和新项目的建设。猛狮科技相关负责人提到,该合作约定的设立合资公司已完成。同时,猛狮科技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向中建材蚌埠、中建材浚鑫及其关联方发行股份购买其拥有的从事绿色能源科技产品的应用研究与生产以及光伏发电站等相关业务公司的股权及与之相关的全部权益。
不过,猛狮科技方面曾在公告中提到,受“5*31”光伏新政影响,整个行业进入严冬时期和大洗牌阶段,在政策面和资金面的双重夹击下,公司清洁电力业务量急剧下滑。据了解,2018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光伏建设规模将得到控制,且电价及补贴再次被降低。
此前猛狮科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司中,酒泉润科主要从事光伏逆变器、电子产品等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江苏峰谷源主要从事储能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以及太阳能电站投资、建设、维护等。
猛狮科技此前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提到,虽然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中也要购买光伏电站,而且光伏电站也是公司未来重要资产,但为回流现金应对资金困难,维持公司正常运营,使公司顺利渡过目前的困难阶段,公司现持有的光伏电站由于价值较高且变现能力相对较强,也列入可出售的范围。
对此,猛狮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购买光伏电站的同时考虑出售并不存在矛盾,公司是为了回流现金应对资金困难,维持公司正常运营,但光伏电站仍是公司未来重要资产。
对于光伏电站的发展,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设计总监田莉莎提到,我国光伏电站规模化应用是始于2009年,发展至今已经有10年的历程,当中光伏电站上网电价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到2014年以后进入电价的第三阶段,按照资源分类区进行定价,从2014年至2018年也是逐渐下降的过程;到2019年就进入了电价的第四阶段——竞价上网,平价优先。上述人士表示,猛狮科技此举或也是出于无奈,暂无其他更多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摸索着了。
猛狮科技前两年处于“盲目多元化”的阶段,到后来什么都收。“走的路太宽了,现在再怎么删减业务都比较难。6至7年前是溢价收购风潮,但是放到2017至2018年,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以成本卖出去都不一定有人要。”